內容簡介
神經康復主要是針對神經疾病所致的運動、感覺等功能障礙的康複評定和康復治療。在臨床實踐中神經康復的對象是神經系統疾病本身造成的障礙及繼發引起的障礙,如意識障礙、認知障礙、失語、失認、失用、失寫、吞咽障礙、肢體運動障礙、共濟失調等,以及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足下垂、足內外翻、下肢外展外旋等。神經康復的目的是減輕已產生的原發障礙,並預防繼發障礙的發生,以充分發揮患者的殘存功能和潛在能力,儘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面對這種現狀,我們神經康復科的同道們卻願意知難而上,從臨床和患者的需求出發,既堅持了相關的基礎研究,同時關注搜集疑難病例,採用各種常規或先進的檢查、治療、康復手段,給予患者恰當的診斷和治療。作者簡介
胡昔權,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科副主任、嶺南醫院康復科主任,入選「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 現任廣東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副會長兼神經康復分會會長、中國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調控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副組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神經傷殘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審專家等。 主研方向為腦損傷后運動、認知等功能障礙的康復及其神經可塑性機制。主持各級科研課題1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已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論著逾20篇;獲2018年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目錄
病例1 腦梗死恢復期合併偏側空間忽略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