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從人類和動物行為學角度分析親子依戀關係的心理學著作,從嶄新視角為您深度剖析人類情感行為與依戀關係模式。 作者鮑里斯·西呂爾尼克基於多年動物行為學研究,通過與動物世界對比,闡釋家庭情感紐帶運作機制。書中探討了嬰兒何時與母親建立聯繫、與母親分離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情感依戀如何啟動等核心問題,還分析了孤兒尋找親生父母的時機。 書中以俄狄浦斯式的猩猩家庭和海鷗求偶等生動案例,展現動物的亂倫抑制效應和求偶行為,幫助我們理解情感背後的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文化機制。同時結合兒童成長經歷,揭示不同早期經歷對孩子面對分離的不同反應。 本書觀察獨特且「可修改」,帶您管窺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情感紐帶,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佳作,助您理解情感的奧秘。內容簡介
嬰兒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立與母親的聯繫? 與母親的分離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情感依戀是如何啟動的? 孤兒在什麼時候迫切想要尋找生物學上的父母? 作者在多年動物行為學研究基礎上,以嶄新角度觀察人類情感行為及依戀關係模式,通過與動物世界(海鷗、乳鴨、翠鳥、狗、大猩猩、壁虱、蚊子、貓)的對比,闡釋凝聚家庭的天然情感紐帶究竟如何發揮作用。從弗洛伊德的分析心理學,到簡·古道爾的靈長類動物學,西呂爾尼克試圖從不同維度探索上述問題的答案,理解塑造兩個個體之間紐帶的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文化機制。作者簡介
鮑里斯·西呂爾尼克(Boris Cyrulnik),1937年出生於波爾多,法國著名心理醫生、人類和動物行為學家、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現任法國土倫大學教授。他著有多部暢銷作品,被譽為「療愈了法國」的作家。目錄
前言 一種動物行為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