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寫遵循了教育部門關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特彆強調了計算思維在跨學科學習中的重要性。全書共分為五章,每一章都圍繞計算思維的不同方面展開,從理論到實踐,從基礎到前沿,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學習框架。 在第一章中,我們首先釐清了計算思維的概念,探討了它在問題解決、系統設計和行為理解中的作用,並解釋了如何在課程標準中詮釋計算思維。接著,我們討論了計算思維的培養路徑,包括基礎概念與原理的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實踐操作與項目實踐,以及跨學科實踐應用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二章則深入探討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概念特徵、教育價值和開展方式,特彆強調了信息科技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要求,以及如何通過跨學科主題學習來培育學生的素養。 第三章聚焦于數字素養,這是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能力的核心訴求。我們討論了數據決策力、數字化教學實踐和數字倫理與安全,這些都是在數智時代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第四章提供了實踐方略,指導如何設計和實施跨學科主題學習。我們詳細討論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設計原則、設計框架和評價設計,以及如何將計算思維融入教學實施和評價中。 最後,在第五章中,我們展望了智能時代人才培育的新要求和面向未來學習的新樣態,包括STEAM教育、創客教育和人機共育,這些都是培育新質人才的重要途徑。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初中信息科技教師、教育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對計算思維和跨學科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和家長。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幫助讀者理解計算思維的重要性,掌握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方法,並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些理念,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作者簡介
潘艷東,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信息科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浦東新區學科帶頭人,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兼職教研員,「AI奇點」信息科技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全國、市基礎教育信息化等課題多項,發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教學實踐探索》等論文20餘篇,參与編寫上海教育出版社《人工智能》(初中版)。曾獲浦東新區中青年教學評選一等獎。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