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入手,完成了生態監控評估系統的構建,探索了公共衛生事件中民眾的心理行為特徵,提出了青少年心理篩查與危機干預的新方法,並將漂浮療法引入患者治療和心理輔導教育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從網絡大數據整合角度,在人職智能匹配、領導危機決策和360度反饋評價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全書共六章:第一章探討了生態文明的環境心理學基礎理論和方法,第二章研究了生態環境治理的危機管理方法,第三章驗證了社區風險認知和民眾情緒引導的途徑與方法,第四章揭示了醫患救治關係與民眾抗逆成長的規律,第五章探索了網絡數據背景下危機決策等新型途徑和方法,第六章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理論和方法層面的總結,並展望了環境心理學與危機決策學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附錄部分向讀者提供了可用於危機決策的評估量表和技術手冊等。 本書是我國環境心理學與危機決策學領域具有創新意義的新著,可作為高等院校的管理決策學、健康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和環境建築學等專業的學生用書,對於從事生態文明和環境治理的各領域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還可作為各級政府部門進行應急管理的培訓用書,以及學校、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環境治理的參考用書。作者簡介
時勘,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監事長,是中國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學家。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心理促進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組織文化對企業併購的影響機制及干預模式」等科研項目。已正式發表學術論文39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獲得多項省部級獎項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獎。時勘博士是中國科學院培養的首位心理學博士,主要從事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心理學研究工作,研究興趣集中於領導行為及應急管理、基於勝任特徵模型的人力資源開發和EAP組織與員工促進計劃,提出的「智能模擬培訓法」被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推薦為「亞洲地區樣板培訓模式」。時勘博士的研究成果在管理者、飛行員與航天員的選拔、培訓和績效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錄
第一章 生態文明的環境心理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