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機器-我們的大腦如何預測和塑造現實 安迪. 克拉克 97875217745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9
商品編號: 978752177454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體驗機器-我們的大腦如何預測和塑造現實
ISBN:9787521774542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安迪. 克拉克
頁數:2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9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認知科學家安迪·克拉克寫給普通讀者的一本心智科學著作,以「預測性大腦」理論為核心,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大腦如何通過預測加工機制,整合感官輸入與先驗知識,實時構建我們的現實體驗。從觀看電影到理解他人表情,預測性大腦無處不在,我們所感知的現實是由感官信息和心智預測構成的複雜綜合體。克拉克認為,我們今天所感知的內容深深根植于昨天乃至更早以前的經歷。普通人每天感知的事物,乃至身體疼痛都與無意識的大腦預測有關情緒、心境甚至計劃也都以預測為基礎,改變這些預測,我們的體驗本身也會改變。本書不僅是一部關於預測性大腦的學術性科普,更是一部與現代生活、心理健康和科技發展緊密相關的實踐指南。它幫助讀者從全新視角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找到改善生活、提升自我的科學方法。慢性疼痛和精神疾病被證明與我們無意識大腦預判的微妙失控有關,這一研究正在為更富有成效的針對性治療指明了方向。本書提出的理論妥善地應對了人類體驗的廣度和多樣性,對我們更好地認識自身並改善生活狀態也具有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魏軍,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仲英青年學者。

目錄

前言 形塑體驗
第1章 預測機器開箱
第2章 精神病學與神經病學:彌合偏差
第3章 作為自我實現預言的行動
第4章 預測身體狀態
插曲 心智問題:對預測性大腦的預測?
第5章 期待更好的事物
第6章 突破原生大腦局限
第7章 「黑進」預測機器
結論 預測生態學:心智的大一統理論
附錄 細節補充
致謝
註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