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至19世紀中期,中國外銷歐亞的陶瓷綿延不絕,成為外銷貿易的名片之一。作者通過走訪歐美及日本陶瓷市場,藉助大量的實物材料,分析16—19世紀的中國外銷瓷對歐亞制瓷技術的影響,探討外銷瓷藝術紋飾設計的傳播與變遷。全書從瓷器發展史、繪畫史、外交史等角度,探究中國外銷瓷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播及發展,解讀背後的文化交流。內容簡介
陶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之一,在世界上久享盛譽。海洋貿易的發展促成世界性的中國陶瓷市場的繁榮。本書以大航海時代為起點,論述16—19世紀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外銷陶瓷的貿易及其與歐亞各國陶瓷工藝文化的相互影響。主要從中國外銷瓷的制瓷技術、裝飾紋樣兩方面,論述陶瓷藝術與技術在時代動蕩下的變遷及辯證關係,探討中國外銷瓷的興衰以及歐亞各國文化藝術交融的過程。作者簡介
施茜,女,1972年10月生;設計藝術學博士(南京藝術學院在站博士后)、雙碩士、副教授、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負責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子課題;多次在《美術觀察》、《裝飾》、《中國陶瓷》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論文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三等獎,論著(合著)獲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繪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級展覽中入選及獲獎。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