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海域一千年 陳國棟 97875507421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深圳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507421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亞海域一千年
ISBN:9787550742147
出版社:深圳
著編譯者:陳國棟
頁數:5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78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讀者可以從本書中一窺海洋中國發展的真實細節和歷史碎片,從而更深切、更全面地認知中國歷史的面貌和演變。 該書通過「以中國為中心」的海洋史思維,揭示了中國在東亞海域歷史中的重要角色,並強調了其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 該書結合了歷史學、考古學、海洋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

內容簡介

《東亞海域一千年》共收錄論文十五篇,內容依時間先後排序。有考證,有分析;在經濟、貿易之外,更擴及人員的互訪與文化的交流。針對舊的議題,如鄭和下西洋,作者提出新的看法,從追尋蘇木、胡椒與長頸鹿來探討船隊成行的動機;新開發的議題,如在討論中國與東南亞的文化交流中,指出中文常見的「公司」一詞,早在十七世紀以後就已成為馬來文的字根等,于嚴肅的學術意義之外,別具一般性的趣味。其他文章則涉及中國與東南亞、歐洲地區的交往,特別著重在廣州與廈門的對外貿易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對中國在近代初期亞洲的海洋貿易網絡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深入的探討。

作者簡介

陳國棟(1955--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國台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現任該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擔任過英國劍橋大學東方學院訪問教授、劍橋大學「川流講座」年度主講人、荷蘭萊頓大學研究生指導教授、荷蘭萊頓大學亞洲研究院「歐洲漢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明清經濟史、東亞海洋史與工藝美術史。著有《台灣的山海經驗》(2005年)、《東亞海域一千年:歷史上的海洋中國與對外貿易》(2006年)、《清代前期的粵海關與十三行》(2014年)等專著及論文百余篇。

目錄

導言:近代初期亞洲的海洋貿易網絡
談熙寧十年注輦與三佛齊入貢中國事:關於地華伽啰(Deva Kulottunga)
宋、元史籍中的丹流眉與單馬令:以出口沉香到中國聞名的一個馬來半島城邦
鄭和船隊下西洋的動機:蘇木、胡椒與長頸鹿
從四個馬來詞看中國與東南亞的互動:abang,kiwi,kongsi與wangkang
十七世紀日本的絲割符制度與中日間的生絲貿易
雪爪留痕:十八世紀的訪歐華人
清代前期(1644—1842)海洋貿易的形成
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政府對進出口商品的管理
1780—1800,中西貿易的關鍵年代
1760—1833年間中國茶葉出口的習慣做法
論清代中葉廣東行商經營不善的原因
「舊中國貿易」中的不確定性:廣東洋行福隆行的個案研究
潘有度(潘啟官二世):一位成功的洋行商人
清代中葉廈門的海上貿易(1727—183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