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品質性狀研究概論 李武峰 978751167002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79
商品編號: 978751167002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驢肉品質性狀研究概論
ISBN:9787511670021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李武峰
頁數: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7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影響肉驢肉質性狀形成分子機理方面研究的專著,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了驢的概述;第二章介紹了動物肉質性狀主要指標;第三章介紹了高、低肌內脂肪含量驢背最長肌的代謝組和轉錄組關聯分析;第四章基於轉錄組和代謝組學研究調控驢背最長肌嫩度的分子機制;第五章介紹了基於多組學探究驢肉嫩度及風味差異的分子機制;第六章介紹了多組學關聯分析品種差異對驢肉肉質性狀及風味的影響,對肉驢肉質性狀科學研究,具有一定意義。

目錄

第一章 驢的概述
第二章 動物肉質性狀主要指標
第三章 高、低肌內脂肪含量驢背最長肌的代謝組和轉錄組關聯分析
第一節 材料與方法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總結
第四章 基於轉錄組和代謝組學研究調控驢背最長肌嫩度的分子機制
第一節 材料與方法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總結
第五章 基於多組學探究驢肉嫩度及風味差異的分子機制
第一節 基於WGCNA技術整合轉錄組及代謝組研究驢肉嫩度分子調控網絡
第二節 不同嫩度背最長肌轉錄組可變剪接及GSEA分析
第三節 基於HS-SPME-GC-MS技術和多元統計方法分析不同嫩度驢肉揮發性風味物質差異及調控機制
第四節 總結
第六章 多組學關聯分析品種差異對驢肉肉質性狀及風味的影響
第一節 兩品種驢肉背最長肌的肉品質指標比較分析
第二節 兩品種驢肉背最長肌的轉錄組測序分析
第三節 兩品種驢肉背最長肌的代謝組測序分析
第四節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