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情感心理學名作,收錄了弗洛伊德寫於1915~1920年的四篇重要文章,分別是《哀悼與憂鬱》《當下對於戰爭和死亡的看法》《論無常》《超越快感原則》。其中《當下對於戰爭和死亡的看法》為第一次譯成中文。
在弗洛伊德看來,人類最深的本質包含著一些本能衝動,這種本能衝動是”愛恨交織”的。這種衝動不僅可以解釋我們的憂鬱症、我們對死亡的態度,甚至可以解釋戰爭的起因。而身處文明社會的我們,對待這種原始衝動的正確做法就是進行”哀悼”。只有順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我們才能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死亡和失去,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處。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其學說不僅改變了心理學,也被西方哲學和人文學科各領域吸收和運用。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文明及其不滿》等。
目錄
哀悼與憂鬱
當下對於戰爭和死亡的看法
論無常
超越快感原則
媒體評論
弗洛伊德不再是一個個體,而成了一股思潮,我們都在他的影響下生活。——W H 奧登
弗洛伊德是一門真正的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埃裡希 弗洛姆
弗洛伊德已經為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人所熟悉,精神分析風靡一時,生活的每一側面無不受其影響。——卡爾文 霍爾
沒有經過精神分析治療的人,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雅克 德裡達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