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的興起與籌劃 費志傑 97872081834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20818348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的興起與籌劃
ISBN:9787208183483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費志傑
頁數:3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33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武器是軍隊實力強弱的重要標誌,極大影響戰爭進程。對於軍事尤其是武器裝備上極度落後的國家來說,引進先進武器,仿造武器,進而提升本國的武器裝備水平,無疑是正途。中國是火藥發明國,將火藥應用於火器製造比西方早了數百年。但從明朝後期開始,軍工製造發展緩慢,與西方火器的差距逐漸拉大。19世紀中後期,各資本主義統治集團為取得爭霸戰爭的勝利,將當時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和發明創造都引入軍事領域,各種新式武器層出不窮。在漫長的中國近代史中,列強不斷用先進武器入侵中國的同時,又長期開展大規模對華軍售。以艦船、火炮與槍彈及設備物料為主要內容的跨國軍火生意,成為資本主義軍事強國迅速積累財富的重要途徑之一。持續居於全球軍火進口榜首的近代中國,實施長時段軍品進口的內外動因是什麼?軍事自強伴隨軍品貿易是如何逐步展開的?財政上入不敷出為常態的清廷,如何為巨額軍貿籌措經費?此類問題,在書中都可找到新的印證與解讀。

作者簡介

費志傑,上海建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政治學院軍事學博士、復旦大學中國史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政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主持製作微課程榮獲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三等獎,主講課程榮獲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大賽三等獎。榮獲上海市國家安全主題演講比賽三等獎,上海市民辦高校「說課」比賽一等獎。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1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榮立三等功1次。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外患頻仍引發清廷對武器的反思
一、堅船利炮之威脅
二、華洋武器之差距
三、師夷長技以制夷
第二章 內部危機促使清廷實施軍品貿易
一、各地民變頻繁起事
二、華洋合作絞殺起義軍
三、外洋軍器之初步引進
第三章 洋務思想對軍品貿易的積極推動
一、官僚大臣的呼籲
二、購造並舉的選擇
三、新式船炮的製造
第四章 列強售賣軍品攫取巨額利潤
一、大肆傾銷軍火打壓軍工企業
二、拉攏腐蝕官員增加軍品訂貨
三、欺瞞清方官僚騙取軍貿經費
第五章 戰爭時期對華實施軍火禁運
一、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二、中法戰爭時期
三、甲午戰爭時期
四、義和團運動時期
五、辛亥革命時期
第六章 列強利用軍品貿易干涉中國主權
一、西洋列強對中國軍火市場的爭奪
二、銷售軍品時以舊式和低質為原則
三、通過向中國銷售武器來干涉主權
第七章 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經費的中央撥解
一、財政專款撥用
二、海關稅收徵用
三、各省軍餉協濟
第八章 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經費的地方自籌
一、各省厘金
二、各種捐款
第九章 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經費的借款墊支
一、外借洋款
二、息借商款
三、他款墊支
第十章 晚清華洋軍品貿易經費的具體流向
一、陸軍軍貿經費的流向
二、海軍軍貿經費的流向
三、軍貿經費奏銷與積欠
四、軍貿經費貪挪與虛耗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