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可以發現,從有記載的歷史開始,人類就試圖去探索心靈的秘密,但在這一過程中的許多嘗試往往都適得其反。 這個看似基本的問題百年來一直困擾著哲學、宗教、科學和臨床實踐等領域的學者。古有將心理問題歸咎於神魔鬼怪或人的道德敗壞,而這種荒誕可笑的看法直到19世紀初才發生改變。而後,人們對心理問題的理解也從希波克拉底的「體液學說」逐漸發展為如今的DSM診斷標準,即將心理問題視為二元的精神疾病類別,反映了個體內部功能失調的心理過程,與「正常」的心理過程有質的區別。這種模式如今深深地植根於我們內心,影響著我們看待心理問題的標準、思考與感受,也進而決定了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紛紛發聲,認為DSM模式的定義亟須得到徹底的改變,甚至是徹底摒棄。它是充滿誤導性且危險的! 作者本傑明.B 萊希認為是時候發起一場思維的革命了。在本書中,萊希基於自身的臨床敏銳性,以數據為支撐,提煉並綜合該領域的廣泛研究,提出了一種看待心理問題的新思維方式:心理問題不是罕見的可怕的精神「疾病」,而是從輕微到嚴重的連續維度,是我們的思維、情緒、行為方式處理過程中出現了障礙。萊希認為真正的精神疾病是不存在的,至少作為一組分類的疾病是不存在的,他希望能夠通過本書,敦促讀者們開始重新考慮如何看待心理問題,解開限制性分類思維的枷鎖,為理解和分類心理問題提供一些方向。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