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商業.洞察 (2022)
ISBN:9787309168402
出版社:復旦大學
著編譯者:楊宇東 蔡雲偉
頁數:54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5404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2017年以來,第一財經日報在公司版推出固定欄目《名記者專欄》,由產經新聞中心近20位資深記者主筆。對重大商業新聞、公司熱點新聞、行業發展趨勢、重大創新、行業政策,以及標杆性事件以及公司重大變革等,第一財經資深記者以其專業眼光和獨到視角,通過名記者專欄闡述了自己的思想、觀點、分析、認識和見解。每年整理出版的專欄作品集,受到專業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目前已連續三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商業洞察》作品集。2022年發表近200篇專欄文章,勾畫出第一財經媒體人對2022年發生的商業事件的洞察,揭示新聞事件背後的商業邏輯,既有洞察力,又具前瞻性。對於商界人士分析2022年商業事件邏輯和把握未來趨勢,對於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研究行業和公司規律,對於商學院師生的學術研究,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楊宇東,資深傳媒人和資本市場研究者。畢業於復旦大學,現任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第一財經日報社總編輯。自1993年上海證券報創刊起,歷任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部主任、編委、新聞總監,還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著有《中國中小板上市公司評價體系》等論著。 2008年,楊宇東負責創建了第一財經研究院,帶領研究團隊先後完成了中國理財產品資料庫、陽光私募資料庫、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等研究課題,同時還推出了覆蓋區域經濟和投資市場的第一財經系列指數;2010年,他負責創建了中國首個財經通訊社——第一財經通訊社。 
目錄
 第一部分 調研與觀察 
一、汽車大變革時代 
變數2022(上)|高度內卷下,新能源的車輪滾滾向前 
變數2022(下)|滄海橫流,未來誰主沉浮? 
艱難六十日,中國汽車產業鏈如何重續? 
造手機的來造車,造汽車的開始造手機|湮滅與新生 
中國車企搶灘歐洲:「路上還有很多坑」|湮滅與新生 
自動駕駛十年風雲:寒冬過後,曙光初現|湮滅與新生 
新能源浪潮與疫情衝擊:57萬家二手車商走過艱難的一年|湮滅與新生 
二、樓市地理 
GDP廣東省第三,「嶺南古城」佛山的樓市十年 
網紅城市長沙的低房價是如何煉成的? 
20年三次房價脈衝,「世界工廠」東莞的樓市回歸 
「玻璃大王」勸退炒房,曹德旺老家福清樓市的膨脹與衰退 
三、樓市觀察 
「紅碼風波」牽扯出房企停工問題 
「停供潮」背後仍是地產資金之困 
爛尾樓盤遭業主強制停貸,預售制該不該取消?多專家意見不一 
多地發布青年人才購房新政!「普惠+激勵」政策體系待形成 
居民槓桿率創十年新低,這屆購房者為啥偏愛「提前還貸」? 
監管層連發「三道金牌」,房企融資迎來「三道紅線」后的重大轉折 
2022商品房降價成風少賣近5萬億元,千億元房企從43家降至20家 
四、晨讀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進行時,4000億元缺口如何填補? 
海上「風光」資源受市場追捧,風電光伏「入海」面臨多重挑戰 
全國綠電交易試點過周歲,成長空間在哪 
五、人文視野 
在特別不文藝的合肥,一個持續了14年的文藝實驗|行走城市 
中國燈都40年沉浮史:從遍地黃金到「活下去」|小城故事 
「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外賣小哥生存調查|閱讀時代 
文藝范的成都玉林,一個幸運的例外|行走城市 
武夷路和利西路:上海老街區成秘境探索目的地|行走城市 
工作日白天不營業的明室,為何能開10年?|獨立書店 
百億元積木市場澄海佔一半,「玩具之都」能否跑出中國樂高?|小城故事 
40多家店齊聚南昌,抱團取暖的效果如何?|獨立書店 
六、「團長」江湖 
「黑心團長」日入萬元?上海團購熱潮能火多久? 
復盤抗疫物資採購各環節,有這樣的經驗和教訓 
社區「團長」現在怎樣了?有人離場、有人賣二手貨,還有店長變團長 
七、「一」保健康 
抗疫「關鍵手」:研發預防感染的疫苗攻堅戰已啟動 
甲流來勢洶洶,為何多年來我國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非常低? 
在新冠口服藥賽道競跑中的葯企人:爭奪「九死一生」的機會 
衛健委定調高血壓診斷標準爭議:臨床指南修改不是簡單的事 
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管理的條件漸趨成熟 
中國抗疫大決戰之一:醫療主戰場如何打贏這場戰? 
中國抗疫大決戰之二:一老一小一特殊人群,為何仍要加強疫苗接種? 
退熱葯布洛芬的國產企業註冊批文超500個,為何還一盒難求? 
農村新冠救治一線:如何保障近5億人藥品可及? 
八、社論焦點 
雙重主要上市正成為中概股的金色降落傘 
暢通外貿面對面溝通渠道比「見字如晤」更重要 
慎罰少罰為市場主體運行提供寬鬆空間 
新型舉國體制舉「新」方能釋能 
積極做好風險資產價值重估的準備 
挺起經濟復甦的脊樑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完善營商大環境 
第二部分 名記者專欄 
一、總編時刻 楊宇東 
1上海經濟抗「疫」日記 
科創名城「通關術」 
2023,中國經濟的三「重」展望 
撥開歷史的風塵——第一財經2023新年致讀者 
二、言葉知新 金葉子 
「東數西算」每年帶動四千億元投資!8個樞紐建設重點有哪些 
近十年高考熱門專業變遷:「新工科」崛起,AI產業規模超4000億元 
48個國家產業園的GDP超千億元!園區經濟「挑大樑」要重視這幾點 
健康碼三年後退場,專家建議這類隱私數據應銷毀或封存 
三、一佳之言 劉佳 
「說好」的盈利呢?長視頻集體進入「搞錢」時代 
馬化騰:騰訊如何「過冬」?要把子彈用在關鍵戰役上 
銷量暴跌廠商砍單,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換手機了? 
四、娜姐筆記 李娜 
2030年將邁入三萬兆時代未來通信的機會點在哪? 
移動支付江湖硝煙四起華為支付「往前一步」 
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四期疊加階段 
五、寧可直說 寧佳彥 
提到元宇宙,飄紅的怎麼總是遊戲股? 
虛擬主播加入「反詐」隊伍,數字人賽道「卷」起來了 
「海上八先」話AI,見證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五年榮光與期待 
六、推本溯源 李溯婉 
電動車賽道擠滿「野蠻人」,傳統車企怎麼辦? 
新能源車內卷嚴重,豐田新車方向盤將被「擠」成異形 
不甘做「打工人」,新能源車企與電池商爭奪鋰礦「印鈔機」 
七、唐言柳語 唐柳楊 
神龍汽車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中國造車新勢力將外資豪華車品牌甩到身後 
福特電馬重新審視中國市場 
八、如數家珍 王珍 
CES 2022:顯示技術陣營消弭,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