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兼顧綜述性、研究性和前沿性,概括、批判過去70年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的成果,又提出新的研究問題、趨勢和方法建議,為讀者做好領域內研究和實踐的引領。本書的讀者對象為關注中國外語教師教育的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等。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梳理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內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實踐,從基礎外語教育(職前外語教師教育與在職外語教師發展)、高等外語教育及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的歷史、現狀、前景等角度,集中反映和展示了中國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領域的最新理論、方法和實踐研究成果,以實踐研究案例的方式展示並評價領域內理論、方法和實踐方面的創新探索與成就,展望國內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創新方向和路徑。
本書的讀者對象為關注中國外語教師教育的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等。
作者簡介
王薔,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 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義務教育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兼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學習理論、英語課程與教學論、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行動研究等。
目錄
第1 章 總論 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40 年:
趨勢、成就和問題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方法 2
1 3 數據分析與討論 2
1 3 1 總體趨勢3
1 3 2 主題的變化 4
1 3 3 理論框架/ 視角的採用 8
1 3 4 研究類型、範式和方法的變化 10
1 4 國際比較的視角 11
1 5 問題與展望 13
第一部分 基礎外語教育篇:職前外語教師教育研究 15
第2 章 職前外語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研究 17
2 1 職前外語教師教育政策與規劃的演變 17
2 1 1 師範教育政策的演變 17
2 1 2 教師資格制度的發展 18
2 1 3 教師教育相關標準 20
2 2 職前外語教師培養機構與教師教育課程
設置的變化 22
2 2 1 職前教師培養機構的發展 22
2 2 2 職前外語教師教育課程的發展 23
2 3 職前外語教師培養方式的變化 30
2 3 1 職前外語教師培養目標的發展 30
2 3 2 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職前外語教師教育模式 32
第3 章 職前外語教師教育實踐模式的創新案例 35
3 1 案例一:北京師範大學 35
3 1 1 培養目標35
3 1 2 課程設置37
3 1 3 課程內容38
3 1 4 人才培養模式 39
3 1 5 述評 42
3 2 案例二:東北師範大學 43
3 2 1 培養目標43
3 2 2 課程設置44
3 2 3 課程內容45
3 2 4 人才培養模式 46
3 2 5 述評 49
3 3 案例三:西南大學 49
3 3 1 培養目標50
3 3 2 課程設置51
3 3 3 課程內容53
3 3 4 人才培養模式 55
3 3 5 述評 55
第4 章 當前職前外語教師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57
4 1 職前教師培養與教師實踐性知識 57
4 1 1 職前外語教師教育課程問題 58
4 1 2 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 60
4 1 3 非師範生新手教師缺乏系統職前教育 62
4 2 職前教師培養與中小學教學實際脫節 63
4 2 1 師範院校與中小學的關係不夠密切 63
4 2 2 專業課程設置不能完全滿足中小學教學需求 64
4 2 3 職前教育未能充分關注信息時代社會需求 65
4 2 4 缺乏相應的入職銜接機制 66
4 3 職前教師專業發展意識和職后可持續專業發展
體系的建設 67
4 3 1 職前教師專業發展意識的培養 67
4 3 2 缺乏完整的職后教育與發展體系 68
4 3 3 「可持續專業發展體系」建設的思路 69
第二部分 基礎外語教育篇:在職外語教師發展研究 73
第5 章 21 世紀我國中小學外語課程改革的發展與變革 75
5 1 21 世紀我國中小學外語課程改革概覽 75
5 2 21 世紀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變化 78
5 2 1 課程性質的變遷 78
5 2 2 課程目標的轉型 80
5 2 3 課程內容的重組 83
5 2 4 教學方式的變革 85
5 2 5 評價方式的變革 88
5 3 21 世紀中小學外語課程改革的成績與問題 89
5 4 新時期課程改革對中小學外語教師提出的新挑戰 91
第6 章 在職中小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模式研究 93
6 1 在職中小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理論及
實踐模式 93
6 1 1 重要理論視角 94
6 1 2 主要發展模式 95
6 2 在職中小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97
6 2 1 主要研究內容 97
6 2 2 多樣的研究方法 102
6 2 3 研究的發展趨勢 104
6 3 當前在職中小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
問題與挑戰 105
6 3 1 多級聯動的教師專業發展體系仍需完善 105
6 3 2 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及能力尚待增強 105
6 3 3 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環境還需改進 105
第7 章 我國在職中小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典型案例 107
7 1 「北京市中小學名師發展工程」北外基地案例 107
7 1 1 引言 107
7 1 2 北外基地建設的理念與目標 108
7 1 3 北外基地的培養途徑和方法 110
7 1 4 北外基地的培養成效 116
7 1 5 討論與總結 121
7 2 以主題式研修促外語教師培訓者專業發展
——教育部「國培計劃」示範項目英語教師培訓者
培訓案例解析 124
7 2 1 項目背景124
7 2 2 主題式研修的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125
7 2 3 「國培示範項目」主題式研修的設計 127
7 2 4 主題式研修的實施要素 131
7 2 5 項目研修效果實證分析 133
7 2 6 主題式研修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35
7 3 高校與基礎教育教師合作行動研究促進英語
教師轉變的質性研究 137
7 3 1 行動研究與教師轉變 137
7 3 2 研究背景 139
7 3 3 研究設計 142
7 3 4 研究發現與討論 145
7 4 課例研究對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
影響研究——活動理論視角 154
7 4 1 引言 154
7 4 2 研究背景155
7 4 3 追蹤訪談的設計 156
7 4 4 課例研究對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159
7 4 5 影響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活動理論視角 163
7 4 6 結論與啟示 167
第三部分 高等外語教育篇 169
第8 章 《國標》視野下外語類專業教師能力框架 171
8 1 《國標》對外語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
規格的定義 172
8 2 《國標》對外語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規格的定義 172
8 3 《國標》對外語類專業教師素質與發展的要求 173
8 4 教師研究領域對外語教師能力的基本理解 174
8 4 1 國外研究綜述 174
8 4 2 國內研究綜述 177
8 5 《國標》視野下高校外語類專業教師能力框架 180
8 6 結論與建議 181
第9 章 課程改革中高校外語教師在職學習與發展 183
9 1 研究背景 183
9 1 1 多向並進的外語課程改革引發教師理念衝突 183
9 1 2 教師在多途徑應對理念衝突中實現專業發展 184
9 1 3 課程改革中的高校外語教師學習研究缺乏 184
9 2 概念界定 184
9 2 1 教師知識性學習和轉化性學習 184
9 2 2 課程改革中的教師學習描述性定義 186
9 3 國內外研究回顧和評價 186
9 3 1 理論視角186
9 3 2 研究主題及方法 187
9 4 研究發展趨勢與具體選題建議 191
9 4 1 研究發展趨勢 191
9 4 2 具體選題建議 192
第10 章 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研究:
視角、現狀與啟示 195
10 1 新時代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問題 195
10 2 理論視角、核心主題與方法的歷時演變 196
10 2 1 理論視角變遷與範式轉換 196
10 2 2 不同視角下的研究主題及方法演進 199
10 3 我國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研究:
典型案例 201
10 3 1 敘事問卷調查 203
10 3 2 敘事案例研究 204
10 4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研究的啟示與建議 205
第四部分 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熱點問題 207
第11 章 外/ 二語教師知識基礎研究:
理論、議題和方法 209
11 1 外/ 二語教師知識基礎研究概述 209
11 2 外語教師知識基礎實證研究案例 212
11 2 1 研究背景 212
11 2 2 研究方法 213
11 2 3 發現與討論 214
11 3 外語教師知識基礎研究未來發展方向 219
第12 章 外語教師課堂話語研究:理論、方法和問題 221
12 1 概念界定與研究的意義 222
12 2 課堂話語研究綜述 224
12 2 1 國內外語課堂話語研究現狀 224
12 2 2 課堂話語結構和分析維度 227
12 3 分析框架和方法 229
12 3 1 視角與方法概覽229
12 3 2 多重標註與分析方案 231
12 4 外/ 二語課堂話語研究與教師發展 232
12 5 問題與展望 233
第13 章 近十年國內外二語教師認同研究綜述 235
13 1 研究背景 235
13 2 研究設計 236
13 3 研究發現 237
13 3 1 二語教師認同研究的整體趨勢 238
13 3 2 國內外二語教師認同的概念界定 239
13 3 3 國內外二語教師認同研究研究對象 242
13 3 4 國內外二語教師認同研究主要理論框架 245
13 3 5 國內外二語教師認同研究主要方法 246
13 4 結論與啟示 247
第14 章 高校外語教師訪學動機研究 251
14 1 研究背景 251
14 2 文獻綜述 252
14 3 研究設計 253
14 3 1 理論模型 253
14 3 2 研究對象 254
14 3 3 研究工具 254
14 3 4 研究過程與數據處理 255
14 4 研究結果與討論 255
14 4 1 高校外語教師訪學動機的整體測量模型 255
14 4 2 非通用語種教師和英語教師在學術情境
動機上存在顯著差異 264
14 5 研究啟示與不足 265
第15 章 教師評價素養:概念演變、研究回顧與
發展趨勢 267
15 1 新時代外語教育與教師評價素養 267
15 1 1 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評價要求 267
15 1 2 外語課程與評價改革的召喚 268
15 2 概念界定 270
15 2 1 語言評價素養 270
15 2 2 教師評價素養 271
15 2 3 不同評價範式的理論及視角 272
15 3 近十年國內外語言教師評價素養研究回顧
與評價 273
15 3 1 近十年國外研究回顧 273
15 3 2 近十年國內研究回顧 275
15 3 3 近十年國內外研究述評 276
15 4 研究發展趨勢與選題建議 278
第16 章 外語教師情感研究:概念內涵、研究評述與
發展趨勢 281
16 1 研究背景 281
16 2 概念內涵 282
16 2 1 不同理論視角下的定義:生理、認知、
社會建構和后結構視角 282
16 2 2 外語教師情感的分類 283
16 3 近十年國內外研究評述 283
16 3 1 不同環境下的外語教師情感體驗 284
16 3 2 具體教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