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20世紀50年代至今中國電影中的上海城市形象。自50年代以後,上海電影加入了對於工業化的現代性國家想象,巨量的工業題材作品噴涌而出,「公共性」成為這種工業化的基本邏輯,是百多年來城市現代性表達的重要部分。新時期以後,經歷了「傷痕」主題與「改革」主題,電影中的「上海」,既有城市化高速運轉中的各種城鄉扭結,也有全球化背景下的「魔性」圖景。後者的強烈表達,還促發了對於舊,上海的物質、消費憶念,產生了大量的「懷舊」影像。不同時期電影中的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了國人的一部城市現代性認知歷史。作者簡介
張鴻聲,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傳媒學院副校長。社會兼職有北京市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民盟北京市宣傳委員會主任等。 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化、文藝形態與媒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城市題材文學研究》等若干項,主持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全媒體時代文藝形態變遷研究》等,出版《都市文化與中國現代都市小說》《文學中的上海想象》《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述》《北京敘述:帝都、家園與現代性》《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程》等學術專著、教材十余部,主編《北京文學地圖》《上海文學地圖》《南京文學地圖》《蘇州文學地圖》《杭州文學地圖》等多部圖書,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