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傳播學的觀點與方法,以古本南戲、明清時調選本、建國后整理的晚清以來民間傳播的地方戲劇本為依據,結合地方史志,從縱向、橫向和受眾三個維度追溯南戲衍變的歷史,從地方戲中考錄佚失南戲的劇目,析出南戲在清中葉后地方戲的歸宿,總結出南戲傳播的形態、特徵、題材與主題等在清中葉后發生的變化。本書始終堅持將南戲發展史與南戲劇本文學史分開、將南戲劇目和南戲劇本分開的方法論,提出明清士風促成南戲屢變、生態環境促成南戲于清中葉后再變的觀點,並界定了南戲和聲腔指稱發生變化的時間閾值。作者簡介
包建強,男,南京大學博士。現為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主編。出版專著一部,撰稿《中國當代戲劇總目提要》《明清散曲鑒賞辭典》。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在《西北師大學報》《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藝術百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獲「甘肅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