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吳禮權教授思辨醞釀了十多年,完成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這部語言學理論著作。該書直面中國人的語言生活現實,獨具慧眼地觀察了人們日常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方方面面,從語言表達的實際出發,高屋建瓴地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指向類別區分為三大類,周密細緻地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目標類別區分為十二小類,把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過程劃分出四個因子,論述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所要關注的四大情境要素,提出了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的三個基本原則。為了驗證該書建構的理論及其體系的科學性與實用性,作者特設三章,分析了三十個具體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文本,既具體印證了自己的理論,又讓讀者從中真正領悟到言語交際與人際溝通應把握的規律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達到「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的目標。作者簡介
吳禮權,字中庸,安徽安慶人,1964年7月生。文學博土(中國修辭學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土生導師,中國修辭學會會長,目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客員教授,合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學者講座教授。 迄今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言情小說史》《清末民初筆記小說史》《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中國修辭哲學史》《中國語言哲學史》《修辭心理學》《現代漢語修辭學》《漢語名詞鋪排史》等24部。另有《闡釋修辭論》《中國修辭學通史》《中國修辭史》《中國群格審美史》等合著9種。 學術論著曾獲國家級獎3項,省部級獎7項,專業類全國最高獎1項,國家教育部科學研究一等獎1項。三十多歲就以突出的學術成就破格晉陞為教授,成為復旦大學百年史上最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講學或作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並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作學術演講。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