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發掘尚未被學界認識的1913~1919年上海文明戲演出相關的資料的基礎上,嘗試使用開展研究的新框架,主要是在政治、經濟的變化發展和市民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重現」文明戲的演出「現場」;並依此討論文明戲在此階段內的雜糅東西、雅俗的藝術特點,曾經激進的政治性表達的削減,從少數受西化教育的學堂學生的「精英式」小眾業餘社團活動「下降」為被新文化運動話語所輕視的「過於」媚俗的都市商業戲劇的過程。作者簡介
胡珺,福建莆田人。先後就讀於北京林業大學、雲南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師從吳衛民教授、湯逸佩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話劇史論,2020年獲得藝術學博士學位。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