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態語言學探索》描述了生態語言學兩種研究路徑即豪根模式和韓禮德模式的割裂現狀,明晰了生態語言學學科既具有應用語言學性質又具有超學科特點的學科屬性,融合發展了生態語言學學科體系,打通了兩種研究路徑的連接;提出和詮釋了「多元和諧,交互共生」生態哲學觀;界定了具有獨立範式地位的生態話語分析模式,指出了該模式與其他話語分析模式的差異,強調了其鮮明特徵,即具有生態哲學觀的指導,明確了其三個研究步驟——確定生態哲學觀、運用語言學理論手段兼或一定的研究方法對話語的生態取向進行分析、提出生態語言行為建議或實踐生態語言行為;基於生態學原理,借鑒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內的元功能理論,建構了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及物性系統、評價系統、主位系統、銜接與連貫系統、邏輯關係系統,這些構成了生態話語分析模式的語言學理論基礎,也就是話語分析的語言學理論手段;實踐了生態話語分析模式,證明了該模式不僅適用於有關自然生態系統的話語分析,也適用於有關社會生態系統的話語分析。作者簡介
何偉,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能力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國璋語言高等研究院院長助理;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主編;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生態語言學專業委員會會長,英漢語篇分析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國際生態語言學研究會系統功能語言學學界代表(常務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一級學會理事,功能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優秀教師(2009),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9),寶鋼優秀教師(2015),中國冶金教育系統2015年度傑出教師,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2021)。主持(含完成)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研究領域:功能語言學、漢外對比、生態語言學、話語分析、翻譯研究。目錄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