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我國航天育種34年的發展總結,多位從事航天育種一線工作的資深專家分別從航天育種機理機制、遺傳科研、技術裝備、區域發展、育成品種、國外趨勢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回顧。全書藉助航天育種在主糧作物、蔬菜牧草、林木花卉、模式動物等眾多實例中的生動應用和統計數據,對航天搭載空間誘變種質資源創新進行了闡述和說明,有助於讀者對航天育種有一個較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書中部分涉及航天育種基礎研究的專業數據和實驗結果是首次公開發表,對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和掌握航天育種的科學知識與研究方法有著一定的啟迪和幫助。報告就我國航天育種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對多年來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同時展現出的機遇進行了剖析,尤其是我國將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維繫構築在打贏種業翻身仗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上,凸顯了種質資源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更加明確和肯定了航天育種的價值與作用。作者簡介
劉紀原,1933年8月生,現任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副主席,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國家航天局首任局長。 中國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控制技術專家、航天系統工程管理專家,國際航天領域最高獎項馮·卡門獎獲得者。歷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兼國家航天局局長。長期從事中國航天的領導和管理工作,2017年獲得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終身奉獻獎」。 1991年提出航天效益工程,通過航天育種、衛星減災、利用航天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為國民經濟服務,是航天育種最早的倡導者和發起人之一。多年來,他始終是航天育種的積極推動者,是團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目前主要從事航天育種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等研究。目錄
Ⅰ 總報告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