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校結合助推「雙減」工作 李萌 李秀菊 曹金 97875228100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05
商品編號: 978752281004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館校結合助推「雙減」工作
ISBN:978752281004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李萌 李秀菊 曹金
頁數:5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32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科技場館和學校是培養青少年科學素質的主要陣地,肩負著推動教育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責任。如何充分調動科技場館和學校的優勢資源、有效促進科技場館與學校的深度融合,是館校結合科學教育工作的核心議題。「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自2009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十四屆,中國科普研究所一直積極探索促進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測評和培養,力促社會化科普教育和正規化課堂教育齊頭並進。

作者簡介

李秀菊,教育學博士,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科學素質研究室副主任。曾在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數學與科學教育系做訪問學者。中國科學教育藍皮書策劃者、副主編。研究方向為科學教有。主持中國科協調查類等課題20餘項。公開發表中英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5)》《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7)》《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等多部作品。

目錄

基於三維虛擬互動技術的課程創新設計與實施
——以北京自然博物館「人類起源與進化」為例
疫情防控常態化時代線上科普對策研究
——基於科技館線上應急科普資源內容分析
面向家庭群體的博物館學習單設計案例研究
關於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場館科技輔導員
人才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
試析科學教育工作者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雙減」背景下家長對校外科技教育的認知與需求
——以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為例
博物館資源與高校歷史課程的實踐教學
——以湖北大學中國現代史課程拓展博物館實景教學為例
深度銜接課程標準,推動館本科學課程重構
——來自英國倫敦科技館的經驗
數字化助力館校合作的經驗與啟示
——以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為例
區域性館際合作下的「館校結合」模式探索
——美國芝加哥Park Voyagers館際合作案例研究
基於文獻視角的博物館教師項目研究述略
國外科普場館館校結合理論與實踐研究
——以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德國衛生博物館為例
「雙減」政策下館校結合新拓展
「雙減」政策下博物館場館研學的挑戰與應對
「雙減」政策下科技館參与中小學課後延時服務的問題與對策
「雙減」助力傳統文化活動發展
從學生全面發展看館校合作共建青少年志願服務
「雙減」背景下館校合作科學教育的價值探討與實踐模式
「雙減」政策落實中館校結合的策略與作用發揮
科技館構建穩固館校合作關係的策略與建議
「雙減」背景下館校合作主題項目式學習初探
——以吉林省科技館「製作我的校園杯」項目為例
助力學校「雙減」工作,探索科普展教活動新模式
——串聯式輔導的實踐研究
知識整合理論下的教育活動對兒童場館學習的影響研究
——以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例
「雙減」背景下館校合作的育人模式初探
基於科技館展品的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
新背景下全年化館校合作活動案例設計
——以海門科技館為例
「雙減」背景下如何發揮科技館教育功能的思考與實踐
——以黑龍江省科技館「平衡世界里的秘密」資源包為例
基於問題的學習(PBL)模式在館校結合科學教育活動課程中的應用
「雙減」背景下的館校結合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
——以內蒙古科學技術館為例
「雙減」背景下館校合作教育活動開發與實施
——以北京科學中心「月亮的形狀為什麼會變化?」為例
發揮校外科技教育優勢助力中小學落實「雙減」政策
——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館校社」科技教育聯合體項目的探索與實踐
「雙減」背景下新設展廳在館校結合中的實踐與研究
——以浙江省科技館為例
館校合作推動學生科技社團發展研究
淺談臨時展覽策劃設計與教育活動的融合
——以山西科技館「生命的黑匣子」臨時展覽為例
嵌入式館校合作課程開發設計研究
——以湖北省小學六年級下冊「地球與我們:垃圾處理」為例
基於館校結合的聽障兒童科技教育活動實施路徑
館校結合共築青少年科學教育共同體的實踐與探索
——以吉林省科技館為例進行分析
小學天文科普教育在館校結合中的新探索與新實踐
「館校社」協同推進研學實踐課程開發的案例研究
館校合作,搭建學生志願服務平台
——以山西省科技館中小學生志願者隊伍建設為例
科學教育館校結合實踐探索
——以北京科學中心為例
館校結合探索萬花筒中的光學世界
博物館「公眾參与」形式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運用及減負增效
以信息技術賦能,探索「雙減」背景下場館研學新樣態
基於文化透鏡視角的場館活動設計
——以敘春園「排水」做法複原主題活動為例
基於小學校園博物館資源的課程設計
——以蘇州M小學校園文化長廊為例
曉小工學團:「館校+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開發
——以「我的DIY小菜園」為例
生命科學STEM課程館校協同開發與實踐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