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第十五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論文集 ISBN:9787512515581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鐘琦 李正偉 頁數:4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86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第十五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主題為「做好『雙減』背景下的科學教育加法」,包括主論壇和4個圓桌對話活動,以服務科學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為目標,希望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台,促進各類場館和學校互動合作,落實國家科學教育最新政策,推動我國青少年科學教育的發展。 本書收錄該論壇中53篇論文,其中包括評選出的5篇最佳論文和10篇優秀論文。作者簡介 鍾琦,女,中國科普研究所媒體科技傳播研究室研究員。從事科普研究14年,主要參与過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研究、科普信息化研究等,2009-2014年創立並連續舉辦六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個人研究方向:科普場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圍繞社會熱點開展的科普活動及評估、媒體科技傳播等。主要研究成果:2002-2008年出版共7本《中國科普報告》;2009-2013年出版共5本《(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年報》;2007-2010年出版共4本《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評估報告》;並出版了《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活動》《館校結合·科學教育理論探索》《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文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與新媒體》等。目錄 館校結合視野下博物館教育資源的利用路徑探索公共圖書館與中小學圖書館融合發展典型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深圳市坪山區為例 館校合作視角下科學教育的數字化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 館校結合中校內科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例 教育強國背景下江蘇場館資源與小學科學課深度融合的難點 基於科技館展教資源開展館校合作科學教學——以吉林省科技館資源利用為例 淺談場館資源與學校科學課程的共生髮展之路——以廣州市和上海市中小學為例 基於「雙減」背景下的科普活動長效機制實踐研究——以天津科學技術館為例 社會教育場域中的館校結合問題及構建路徑 融合立體、服務中小學科學教育場館的構建——以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為例 「破界—互補—延伸」——關於館校高質量合作實踐路徑的研究 高效利用科技館資源對在校學生開展科學教育的舉措一二 融入「科學概念」,探索「雙減」背景下科普研學活動的設計與開發——以青島市科技館主題研學活動為例 一種應用VR、AR、MR虛擬現實相關技術的館校結合科學教育模式——以「探秘植物的一生」主題活動為例 STREAM教育理念下樂高4C教學模式在汽車科普教育活動設計中的應用——以上海汽車博物館主題研學活動為例 館校結合背景下科普課程開發的探索——以「小小天文官」系列課程為例 基於館校合作的植物園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的開發 館校合作的特殊形式——場館學校 館校合作,微課融入科技活動的設計達成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初探 館校結合,小學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踐初探——以「設計冬暖夏涼的環保小屋」為例 數字技術助力館校結合效能提升 基於館校合作的科學教學活動案例設計——以重慶科技館「探秘龍捲風」課程為例 科普展項青少年科學課程開發的探究與實踐——以「雙環亭有『理』說不清」課程為例 數字化博物館時代展教資源的形態改變 館校結合大背景下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路徑探討——從人工智慧科普角度出發 館校結合提升青少年科學教育實效實踐現狀及發展策略探析——以廣州青少年科技館為例 指向核心素養的館校結合科學教育活動效果評價研究 「雙減」政策背景下館校結合開展小學科學課堂遊戲化教學策略初探 基於科技展示的弘揚科學家精神載體設計——以湖州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精神展為例 館校合作促進學生跨學科概念建構的實踐研究 館校結合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短視頻傳播背景下館校合作科學教育活動的探索 淺談館校結合在「追尋鳥的美」課程中的應用與思考——助力校本課程的學習與發展 新課標核心素養發展視域下的館校合作——以國家動物博物館鳥類展廳為例 探索館校合作新路徑,共建科學教育新綠洲 館校合作在初中生物跨學科實踐的應用——以軟體動物為例 促進女生參与的科普場館包容性研究——來自舊金山探索館的經驗與啟示 「虛實融合」創新教學模式賦能場館學習——以中學航天科普教育的實踐探索為例 館校結合科學教師跨學科概念培訓活動研究——以美國加州科學院的教師專業發展工具包為例 「科學筆記本」課程設計與應用探析——美國加州科學院館校結合特色課程舉隅 基於學習進階的小學科學學習設計——以水的主題為例 「互聯網+」北京天文館自主學習活動方案 館校結合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以「『知中軸·愛北京』老城樓模型搭建活動」為例 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現狀研究——以廣州市企業類科普基地為例 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有效提高學校科技教育水平 淺析利用媒體企業的科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的新思路——以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為例 園林植物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科普基地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開發——以「傳承中醫文化探秘情緒科學」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為例 學校科學課程中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分析 企業產教融合下研學活動的科學教育探索——以廈門客車工業研學為例 用AI解決身邊的問題——科技中學項目式學習方案介紹 從鄉村產業振興視角探討研學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創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