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感覺,一本書看懂日本修辭學
讀者對象:修辭學研究人員,日本文學愛好者
編輯推薦
對於修辭學愛好者來說,該書不失為一本學習日本修辭的佳作。同時,文中引用了大量日本著名文學作品的名句作為例子來進行修辭格的分析,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也不失為一本文本解析式的作品解讀。
作者簡介
佐藤信夫,193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任教於國學院大學。著作有《符號的人類》《修辭學•符號及其他》《修辭的信息》等;譯著有基洛的《文體論》《符號學》,巴魯托的《模式體系》,穆南的《二十世紀的語言學》。講談社學術文庫收錄其《修辭感覺》《修辭認識》《修辭學的符號論》《做作的修辭學》《修辭學的語義論》等著作。 肖書文,1957年生於武漢。曾在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工作。198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日語系,先後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博士、教授。著作有《中國當代修辭學比較研究――以王希傑和佐藤信夫為例》《日本近現代文學名作選析》《大學日語教程》《櫻園沉思》等;譯作有《修辭感覺》《修辭認識》《蒼穹之昴》等。
內容簡介
《修辭感覺》與姊妹篇《修辭認識》在日本影響巨大,都是佐藤信夫的代表作。《修辭感覺》初版於1978年,1992年被收入日本講談社學術文庫,至2022年重印達48次。本書梳理了修辭學的發展簡史,作者認為,修辭學自亞里士多德集大成以來,便不斷搖擺於辯論術和詩學之間,這種兩面性歷經迂迴曲折,一直保持到近代歐洲。但其中存在一個重大遺漏,那就是忽視了修辭的「發現性認識的造型功能」,它是修辭學的「第三功能」,也是最根本的功能。作者以此為出發點,對修辭學的七種修辭格做了深刻而獨到的界定和闡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