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缺失問題研究-驅動邏輯與治理措施 徐斌 俞靜 97875766029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南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13
商品編號: 978757660296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信用缺失問題研究-驅動邏輯與治理措施
ISBN:9787576602968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徐斌 俞靜
頁數:1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01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了我國社會失信問題的驅動邏輯機理,首先運用規範分析方法梳理了我國社會失信問題的特性,進而運用社會調查分析方法發現體制內機構與人員的社會失信行為對全社會的失信行為存在示範性效應,因此治理社會失信問題的突破口在於體制先行,進而帶動全社會跟上,從而形成社會誠信構建的力爭上遊大好局面。其次,研究綜合運用規範分析方法與實證研究方法分別分析了社會信仰和失信監督與社會公平效率和經濟發展對社會失信治理的相互關係,提出強有力的監督與虔誠的誠信信仰體系是構建誠信社會最佳努力狀態,提出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必須保證社會分配公平的觀點,並且認為寧願犧牲經濟發展保證社會公平也是值得的。在此研究基礎上本書系統地分析了社會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對社會失信現象影響的系統分析,提出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失信問題,但是上層建築對社會失信治理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系統地提出社會經濟、宗教文化、所有制結構、公檢法司、政府行政以及輿論監督等不同因素對社會失信治理的作用,結合我國社會相關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再次,本書研究認為社會失信治理是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關係,主要包括失信主體與監管主體,而這些主體所構建的博弈支付函數是基於成本收入進行度量的,從而在進行一般博弈分析與重複博弈分析基礎上進行決策分析,提出只有足夠大的懲罰措施才能夠遏制社會失信現象。進而本書以上章節分析基礎上運用系統動力學理論與方法對社會失信問題的驅動邏輯進行系統地分析,相應地提出社會失信問題的治理措施。最後,全書提出我國社會失信問題治理的可行路徑,即體制先行與司法護航、齊抓共管與信息分享以及道法並舉與克己復禮等,從而為我國社會的失信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治理途徑。

作者簡介

徐斌,男,江蘇興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就職于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領域涉及定向增發與資本市場、企業信用與社會信用、全面預算與財務決策、民營企業黨建與公司治理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以及會議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以及北京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等,應邀擔任國內外多家權威學術期刊的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成果鑒定通訊專家、教育部碩博學位論文抽檢通訊評審專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獻回顧與綜述
第二節 社會信用缺失問題分析框架
第二章 社會信用缺失問題的體制因素分析
第一節 體制主體社會信用缺失心理認知調查分析
一、體制主體的關鍵地位分析
二、體制角色信用缺失行為的示範效應調查
三、體制角色社會信用表現的社會心理認知調查
第二節 體制角色信用缺失原因的心理認知調查分析
一、體制行政主體信用缺失行為的認知偏差
二、體制主體信用缺失行為的敬畏意識不足
三、體制主體信用缺失行為的懲罰缺失
四、體制主體人員的身份認知錯置
第三節 體制角色信用缺失的治理分析
一、體制主體信用缺失治理的標杆效應
二、體制主體信用缺失懲罰的威懾效應
三、社會信用缺失的司法治理保障效應
四、信用缺失的媒體監督效應
五、社會信用道德信用的底線效應
第四節 體制角色信用缺失的治理對策
第三章 基於社會信用缺失監督機制的驅動邏輯分析
第一節 社會信用缺失監督機制的驅動邏輯分析
一、社會信用缺失行為關係分析
二、社會信用缺失監督與社會信用行為之間的關係分析
三、內在社會信用信仰與外在信用缺失監督的綜合效應分析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證檢驗分析
一、變數定義與度量設計
二、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第三節 完善社會信用與監督機制對策
第四章 基於分配公平與發展效率的驅動邏輯分析
第一節 基於分配公平與發展效率的驅動邏輯分析
一、公平效率驅動社會信用缺失關係分析
二、社會情緒驅動的社會信用缺失效應分析
第二節 驅動邏輯分析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一、變數定義與度量
二、描述性分析
三、模型構建與檢驗分析
第三節 公平效率兼顧視角下的信用缺失治理對策
第五章 基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社會信用缺失問題分析
第一節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驅動邏輯分析
一、經濟基礎與社會信用之間的關係分析
二、上層建築與社會信用之間的關係分析
第二節 驅動邏輯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與檢驗
一、變數定義與度量
二、結構方程模型設計與檢驗
三、檢驗結果分析
第三節 社會信用缺失治理對策分析
第六章 基於社會信用收益與監督成本的博弈分析
第一節 博弈模型構建的初步分析
第二節 博弈模型的進一步分析
第三節 模擬模擬與政策分析
第七章 基於社會信用缺失監管治理的重複博弈分析
第一節 重複博弈主體的支付函數分析
第二節 重複博弈狀態下的決策分析
一、子博弈支付函數相同情形下的簡單重複博弈
二、子博弈支付函數不相同情形下的重複博弈分析
第三節 模擬分析與政策揭示
第八章 基於社會信用缺失治理驅動的系統動力學分析
第一節 社會信用缺失系統分析
一、系統邊界界定
二、系統假設
三、因果關係反饋迴路圖
四、系統動力學分析流圖
第二節 系統動力學模型分析
一、變數度量和變數關係分析
二、變數變化趨勢分析
三、敏感性測試分析
四、模型有效性測試
第三節 社會信用缺失治理對策
第九章 我國社會信用缺失問題治理路徑分析
第一節 體制先行與司法護航
第二節 齊抓共管與信息分享
第三節 道法並舉與克己復禮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