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主位訴求的服務方法,互為中心的關係建構,教育權利的制度觀察,文化互動的組織過程,本書基於11年研究型志願服務實踐,開發出一套人類學視域下的原創志願服務模式。志願者以積極介入的行動者姿態,與服務對象共建情感共同體;志願者在長期觀察中講求深度參与,並設計行動力求改變服務對象現狀和志願者自我認知,共享成長喜悅。在批判中行動、在行動中反思,並基於反思性行動過程、參与者多元角色等整體性研究形構行動民族志,是本書從實踐到理論的知識反哺。本書提供了包含服務方法、工作坊、紀錄片在內的綜合工具包,希望為有志於長期從事志願服務的青年朋友提供經驗和路徑參考。作者簡介
富曉星,人類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社會建設研究基地研究員。兼任「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學術委員會學術顧問,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副秘書長。研究方向為影視人類學、醫學人類學、青年志願服務等。出版專著、譯著、人類學紀錄片4部,主編醫學人類學論文集1部。在《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人口研究》《青年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國內外項目十余項。獲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優秀項目一等獎、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收藏獎、中國民族學學會優秀影片獎等獎項。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