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媒介實踐與農村日常生活-對一個魯中村莊的民族志研究 ISBN:9787560782706 出版社:山東大學 著編譯者:馮強 頁數:2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1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在信息中國背景下,農村日常生活和社會變遷的問題。馮強通過參与觀察、深度訪談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收集了豐富的田野材料,並結合三重勾連理論、可供性理論和創新理論進行分析。書中詳細討論了新媒介技術如何與農民的日常生活發生勾連,尤其是在科技物品、符號文本和空間場景三個層面展開分析。此外,馮強的研究還揭示了新媒體實踐對鄉村社會關係、社會結構和農民日常生活秩序再建構的作用機制。通過這些研究,馮強試圖為理解科技與社會互動提供新的視角,併為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持。作者簡介 馮強,1986年生,山東濰坊人。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媒介社會學和媒介效果研究。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項目。在《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大學》《新聞記者》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曾獲得全國新聞傳播學優秀論文獎、新媒體研究「啟皓獎」卓越學術獎等獎項。目錄 導 言第一節 中國鄉村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媒介技術與日常生活的有機勾連 第三節 田野地點鳥瞰 第一章 民族志視角下的媒介技術與鄉村社會 第一節 民族志、多點民族志與網路民族志 第二節 民族志與傳播學的「聯姻」 第三節 民族志路徑下的媒介與中國農村場景研究 第四節 多點民族志方法在本書中的實踐 第二章 吉村信息傳播技術的採納與擴散 第一節 創新者與早期採納者 第二節 早期大多數與晚期大多數 第三節 落伍者與非採納者 第四節 手機的鄉村採納與時間差異 第三章 科技物品、符號文本與空間場景的三重勾連 第一節 技術勾連:智能手機與鄉村生活的第一重勾連 第二節 內容勾連:移動網路與鄉村生活的第二重勾連 第三節 場景勾連:互聯網路與鄉村生活的第三重勾連 第四章 村民的線上交往、表達和公共參与 第一節 微信朋友圈:村民生活的自我呈現 第二節 「吉村父老鄉親群」:虛擬社區與公共參与 第三節 短視頻平台:抖音世界與村民生活 第五章 農村青少年、網路遊戲與代際家庭政治 第一節 令人憂心的未成年人網游生活 第二節 青少年網游實踐、親子關係與家庭政治 第三節 吉村青少年網游實踐與闡釋 第六章 數字排斥與融入:老年人的ICT 實踐 第一節 吉村老年群體的閑暇生活和社會支持 第二節 老年人的數字排斥和數字融入 第三節 「老漂族」的新媒介使用與關係嵌入/脫嵌 第四節 一對老夫婦的新媒介實踐素描 第七章 「都市異鄉人」:新媒體實踐、傳播網路與城市適應 第一節 「打工的」:城市務工者的網路表達與在線生活 第二節 「求學的」:農家子弟的都市感知和媒介實踐 第三節 「安家的」:「城一代」的城市生活與家庭教育 結 語 第一節 信息傳播技術與中國鄉村變遷 第二節 農村互聯網實踐的具體場景 第三節 互聯網技術的限度與農村網路實踐的內卷化 第四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 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