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美國戲劇30年研究 (1990-2020) 陳愛敏 陳一雷 97871002452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7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世紀之交美國戲劇30年研究 (1990-2020)
ISBN:978710024529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愛敏 陳一雷
頁數:3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70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國內外關於當代美國戲劇的研究大都到20世紀末結束,少量最新成果也只是到2010年為止,但總體看,還不夠詳細、全面。近10年(2010-2020)未見相關的系統、全面的成果。而本書將世紀之交30年作為一時間段,聚焦這一時期的作家作品,力圖描繪一幅30年美國戲劇發展的最新全景圖,為國內美國戲劇研究提供參考與幫助。

內容簡介

本書以1990-2020世紀之交30年為時間段,對美國戲劇最新作家、作品以及戲劇思潮等進行了梳理與討論。既有宏觀概述,也有微觀評析。全書分三大部分,圍繞身份政治、種族衝突、性別歧視、同性戀等問題,對20世紀最後十年裡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尤其非裔、亞裔和拉丁裔等少數族裔著名劇作家及作品進行闡述;分析9·11事件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際關係的影響,以及戲劇在療愈創傷、調和人際關係、面對憂傷與死亡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指出美國戲劇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進入「后」時代,回歸現實,關注疾病、護理、衰老、非法移民等問題,為底層、邊緣和被遺忘的群體發聲,充分發揮戲劇介入現實與社會的功能。此外,本書對世紀之交30年先後誕生並發展的行為藝術、訪談劇、沉浸式、互動式、網路戲劇等各種實驗性和先鋒派戲劇做了簡要的介紹和探討。

作者簡介

陳愛敏,男,文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戲劇委員會副會長。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合譯和獨立編譯作品12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社科基金重點與一般項目10餘項,教改項目5項。

目錄

第一部分 1990-2000世紀末戲劇斑斕多姿
概述
一、成名作家風采依舊
二、同性戀戲劇從幕後步入台前
三、女性戲劇精彩紛呈
四、族裔戲劇競相爭艷
第一章 世紀末劇壇多聲部合唱
第一節 美國天使:托尼·庫什納
第二節 關注邊緣人:保拉·沃格爾
第三節 非裔戲劇的領頭人:奧古斯特·威爾遜
第四節 黑人歷史的挖掘者:蘇珊-洛莉·帕克斯
第二章 同性戀劇場的蓬勃發展
第一節 重壓之下美國同性戀劇場的發展之路
第二節 同性戀劇場拓荒者:馬特·克勞利
第三節 為了尊嚴與真愛:哈維·菲爾斯坦
第四節 關注同性群體的喜怒憂傷:特倫斯·麥克納利
第五節 同性戀與族裔身份:謝耀
第三章 亞裔戲劇的崛起
第一節 西方話語霸權的顛覆者:黃哲倫
第二節 日裔劇作家:菲利普·果坦達
第三節 亞裔戲劇的多聲部合唱
第四章 其他少數族裔戲劇嶄露頭角
第一節 集作家與導演於一身:喬治·烏爾夫
第二節 美國古巴裔的代言人:愛德華多·馬查多
第三節 多才多藝的猶太裔作家:唐納德·馬古利斯
第二部分 2000-2010療愈創傷開拓創新
概述
一、后9·11時代美國劇場:療愈創傷團結奮進
二、實驗劇場:打破疆界開拓創新
三、青少年劇場:關注下一代成長
四、勢頭不減:頭十年美國舞台的新聲音
第五章 走出9·11陰霾
第一節 將「死亡之城」搬上舞台:希拉·卡拉漢
第二節 演繹金融危機下的美國:麗莎·德阿穆爾
第三節 新世紀家庭劇的延續:特雷西·萊茨
第六章 抹不去的記憶與創傷
第一節 幻想與現實的融合:薩拉·魯爾
第二節 對科學、愛、人際關係的探索:戴維`奧本
第三節 講述古巴往事:尼洛·克魯斯
第四節 展現黑人女性的創傷:琳恩·諾塔奇
第七章 表演藝術舞動人生
第一節 行為藝術的政治考量
第二節 舞出社會人生百態:希瑟·伍德伯里
第三節 音樂劇與時俱進
第三部分 2010-2020「后」時代戲劇擁抱現實與時俱進
概述
一、族裔戲劇佔據半壁江山
二、音樂劇再度興起
三、近十年美國戲劇關注焦點的轉變
四、小劇場熱度不減當年
第八章 讓戲劇道出普通人的心聲
第一節 展示穆斯林生活窘境:伊亞德·阿赫塔爾
第二節 為底層人代言:史蒂芬·阿德利·葛爾蓋
第三節 從小鎮看世界:安妮·貝克
第九章 「后種族」時代戲劇與時俱進
第一節 后種族時代和諧生活的倡導者:布魯斯·諾里斯
第二節 走出怪圈:邁克爾·R 傑克遜
第三節 對歷史的批判與重塑:林-曼努爾·米蘭達
第十章 關注當下:疾病、戰爭、瘟疫與人文關懷
第一節 為殘疾人發聲:馬蒂娜·馬朱克
第二節 療愈戰爭創傷:奎亞拉·阿里格里亞·休德斯
第三節 關注病患群體:湯姆·基特和布萊恩·約克
第四節 戰爭、疾病護理與種族偏見:傑基·西布利斯·德魯里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