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反壟斷法解釋研究 ISBN:9787519794040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江山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0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引入哲學詮釋學的方法,確立反壟斷法解釋學的方法論,重新認識反壟斷法的制度體系,克服規則懷疑主義,促進反壟斷傳統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本書從方法、制度和觀念展開,分為五個方面論述如何改進反壟斷法解釋的制度安排。第一,確立反壟斷法分析的哲學詮釋學——法律解釋學基底。第二,深入分析反壟斷法的經驗認識與類型化。第三,進一步探討反壟斷法的規則與標準適用。第四,探求反壟斷法解釋的學派分歧與交談前景。第五,論述反壟斷法解釋傳統中國建構的路徑。作者簡介 江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競爭法、產業規製法、競爭政策與創新政策。目錄 導言一、為什麼需要反壟斷法解釋? (一)重新認識反壟斷法制度體系 (二)確立反壟斷法解釋學的方法論 (三)型塑反壟斷傳統:中國與世界 二、需要何種反壟斷法解釋? 三、反壟斷法解釋應當是什麼? 第一章 反壟斷法解釋的知識轉型與方法重構 一、反壟斷法解釋的認識前提 二、反壟斷法解釋的傳統局限 (一)反壟斷法的文義解釋 (二)反壟斷法的歷史解釋 (三)反壟斷法的體系解釋 (四)反壟斷法的目的解釋 三、認知距離:哲學詮釋學的「前理解」與法律解釋學 (一)哲學詮釋學及其轉向 (二)哲學詮釋學與法律解釋學 四、反壟斷法解釋的深層結構 (一)哲學詮釋學下反壟斷法的「前理解」 (二)反壟斷法解釋的「確定性-妥當性」坐標 (三)反壟斷法解釋的結構體系 五、小結:通向「前理解」的反壟斷法解釋之路 第二章 經驗認識與壟斷行為的類型化規整 一、反壟斷法下的經驗認識與類型化方法 (一)詮釋學下的經驗認識及其整理方法 (二)法學方法中的類型化及其路徑 二、反壟斷法下的概念界定與類型化 (一)反壟斷法下的概念界定與類型化選擇 (二)反壟斷法下壟斷行為類型化的展開方式 三、「事物本質」與壟斷行為的類型系列 (一)經驗類型之典型:價格類限制與非價格類限制 (二)規範類型之典型:壟斷行為的三大支柱 (三)邏輯類型之典型:單方限制與協同限制 四、壟斷行為的類型深化、規範競合及其規整 (一)壟斷行為的類型深化及其邊界 (二)壟斷行為的混合類型與規範競合 五、小結:規範命題與事實命題等置下的類型化 第三章 反壟斷法規範中的規則與標準 一、《反壟斷法》文本的規範組成 (一)區分規則與標準的意義 (二)反壟斷法下規則與標準的識別 (三)反壟斷法下規則與標準的分佈 二、壟斷協議規制中的規則與標準分野 (一)反壟斷法下「協議」認定的規則 (二)橫向壟斷協議認定中的規則及其例外 (三)縱向壟斷協議認定中的標準轉向 三、經營者集中規制中的標準演化 (一)經營者集中規制中的規則與標準 (二)從結構性標準向行為性標準的轉化 (三)行為性標準下的結構性與行為性因素 四、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規制中的標準生成 (一)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規制中的規則與標準 (二)對標支配地位企業本身的標準 (三)對標支配地位企業競爭者的標準 五、小結:規則的歸規則,標準的歸標準 第四章 反壟斷法解釋中的學派分歧與交談前景 一、反壟斷法解釋學派化的源流 (一)反壟斷法解釋爭議的立法之源 (二)反壟斷法解釋的目標分流 (三)反壟斷法解釋分歧的學派化 二、壟斷行為規範解釋的關鍵學派分歧 (一)壟斷協議規範解釋的關鍵分歧 (二)經營者集中規範解釋的關鍵分歧 (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範解釋的關鍵分歧 三、學派分歧深層結構的方法維度:理論模式與決策前提 (一)反壟斷學派理論模式及其經驗驗證 (二)反壟斷學派決策前提的分野 四、學派分歧深層結構的觀念維度:市場假定與價值傳統 (一)反壟斷學派的市場假定之爭 (二)反壟斷學派價值觀念的小脈絡與大傳統 (三)交談合理性框架下反壟斷學派的交互作用 五、小結:重構的經驗世界圖景下反壟斷學派交談的新起點 第五章 反壟斷法解釋傳統的中國建構 一、觀念-制度範式下的反壟斷法 (一)觀念與社會科學 (二)觀念-制度範式與反壟斷法 (三)中國《反壟斷法》的立法觀 二、價值觀念與中國反壟斷傳統的形成路徑 (一)傳統及其解釋學意義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反壟斷傳統 三、觀念與中國反壟斷法解釋:部門規章的局限與指南的作用 (一)中國《反壟斷法》下的規則細化:部門規章 (二)中國《反壟斷法》下的標準探索:反壟斷指南 四、觀念與中國反壟斷法解釋:指南的功能及其釋放 (一)諸行為性指南的基本特徵 (二)反壟斷指南的內容拓展:類型深化與標準引入 (三)反壟斷指南的文體型塑:風格轉換與制式變遷 五、小結:「解釋共同體」與傳統的延拓 結語:超越反壟斷法的模糊性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