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研究 ISBN:9787521846546 出版社:經濟科學 著編譯者:戴安然 叢書名:轉型時代的中國財經戰略論叢 頁數:2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47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9章,遵循觀察問題一提出問題一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實證部分章節按照梳理理論基礎一提出假說一驗證假說的研究思路,對網上支付與居民消費儲蓄行為開展研究。各章主要內容安排如下:第1章為緒論。使用宏觀數據對我國近十年來儲蓄率的下降以及網上支付的迅猛發展情況進行描述,提出了全書的研究問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5章為全書分析基礎。其中,第2章對網上支付和消費儲蓄行為的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第3章對我國網上支付和居民消費行為的發展現狀及特點進行了總結;第4章是全書的理論基礎,分別對居民消費理論、理性行為理論、居民網上支付的使用意願、網上支付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和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第5章基於技術接受模型(TAM)對影響網上支付使用意願的因素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第6∼8章是全書分析的重點。其中,第6章分別使用時間序列模型和省際面板模型,把網上支付對居民消費的刺激效應進行了總體檢驗,並對第三方網上支付和傳統銀行網上支付的作用效果、網上支付對不同消費類型的刺激效應以及網上支付對消費影響渠道進行了比較分析;第7章對影響我國儲蓄率的各因素進行了總結歸納,並構建了省際面板模型,在控制住各因素的基礎上把網上支付對我國居民儲蓄率影響效應進行了總體的檢驗,同時,通過引入網上支付與各個其他影響儲蓄率因素的交叉項方式,分析了網上支付對儲蓄率的影響渠道和地區異質性;第8章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使用微觀個體數據把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整體影響效應、動態影響效應和個體特徵影響效應的異質性進行了分析。第9章是全書結論、政策建議與展望。作者簡介 戴安然,女,1993年12月出生。湖南寧鄉人,畢業於山東大學,獲金融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供應鏈研究。作為主要成員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与的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申報課題被省《社科研究與智庫成果專報》採用;在《東嶽論叢》《山東社會科學》《制度經濟學研究》《煙台大學學報》等CSSCI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篇。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1 3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 4 主要創新點 1 5 本章小結 第2章 文獻綜述 2 1 網上支付發展的影響因素 2 2 網上支付的經濟社會影響 2 3 網上支付與居民消費儲蓄行為 2 4 我國居民高儲蓄率 2 5 國內外研究的簡要評述 2 6 本章小結 第3章 網上支付與居民消費行為的發展現狀分析 3 1 網上支付的概念與範疇 3 2 第三方支付概述 3 3 網上支付的發展歷程 3 4 居民消費行為現狀 3 5 本章小結 第4章 理論基礎 4 1 居民消費理論的演進 4 2 理性行為理論 4 3 居民網上支付的使用意願 4 4 網上支付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4 5 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 第5章 居民網上支付的使用意願分析 5 1 我國居民使用網上支付現狀 5 2 模型的設定和描述性統計 5 3 實證分析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網上支付對我國居民消費的影響分析 6 1 理論分析 6 2 模型設定和數據說明 6 3 實證分析 6 4 本章小結 第7章 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的整體影響研究 7 1 網上支付與我國居民儲蓄率 7 2 我國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因素 7 3 模型設定與數據 7 4 實證結果與討論 7 5 本章小結 第8章 網上支付對居民儲蓄率的動態影響和異質性影響分析 8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說 8 2 數據與模型設定 8 3 實證分析 8 4 本章小結 第9章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9 1 研究結論 9 2 政策建議 9 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