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的演變 姚小鷗 著 97871001710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50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詩經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的演變
ISBN:978710017104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姚小鷗 著
頁數:34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5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詩經》的自然史(「詩」的結集)與周禮相始終。詩的創作和規範應用與周禮的關係如下:一部分詩是應禮的需要而製作,成為禮的組成部分;另一部分也是在禮的規範下創作,在禮的規範下應用的,換言之,即是禮的具體實踐。可以說,《詩》的形成即禮的成熟。《詩》與禮的特殊關係,使我們擁有了這種用來研究西周禮樂制度的可靠材料。具體的研究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通過《詩經》的自然史——創作與成書過程來探討周禮的淵源與歷史。二是通過對《詩經》文本的闡釋來解釋周禮的性質、內容與演變。本書通過較為堅實的考證,發現和解決了《詩經》研究中的一系列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在學術理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啟發的意義。

作者簡介

姚小鷗,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十生導師。曾任河南大學省級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卉代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樂府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詩經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吹塤奏雅錄》,主編有《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等。代表性論文有《論大武樂章》《與》等。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商頌》與殷周兩代禮樂文化的傳承與嬗變
第一節 關於《商頌》作年的論爭及初步結論
第二節 《商頌》五篇的分類與作年
第三節 《商頌》中禹形象的演變
第四節 殷周兩代的文化傳承與《商頌》的流傳
第二章 《周頌·大武樂章》與西周禮樂制度的奠基
第一節 《大武樂章》的作年與篇章歸屬
第二節 早期周禮的文化特徵與《大武樂章》的思想內涵
第三節 《大武樂章》的藝術構成及其文化意義
第三章 《周頌·三象》與周代禮樂文化的演變
第一節 《三象》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命名原則
第二節 《三象》之詩的篇目及其思想內涵
第三節 《三象》舞容與周代禮樂文化的演變
第四章 《周頌·閔予小子》諸篇與周禮核心精神的確立
第一節 「周公居東」與《閔予小子》諸篇作年
第二節 「小子」與《閔予小子》篇的思想內涵
第三節 《訪落》解題
第四節 周初王室政治與《小毖》主旨
第五節 《敬之》與周禮核心精神的構成
第五章 《周頌·臣工之什》與周代賓禮
第一節 《載見》與西周朝覲禮
第二節 《有客》與周代賓禮
第三節 《詩》《書》成語與《振鷺》篇的文化解讀
第四節 《有瞽》與周代觀樂制度
第六章 《周頌》農事詩與周代禮樂制度
第一節 《載芟》與周代籍禮
第二節 《良耜》與《周頌》中的祭祀文化傳承
第三節 禮樂文化與《周頌》農事詩的歷史演變
第七章 《閟宮》與禮樂制度在魯國的傳承
第一節 《魯頌》的歷史批評及其與商周文化的聯繫
第二節 《閟宮》「纘禹之緒」與春秋中期的禮樂文化復興運動
第三節 《閟宮》「土田附庸」的歷史記憶
第八章 《嗣》《泮水》與禮樂文化在魯國的「中興」
第一節 《駧》篇與禮樂國家的布政原則
第二節 《泮水》與西周禮樂制度在魯國的中興
第九章 《有黝》「成相」與西周禮樂制度的淵源及流變
第一節 《有駜》與西周禮樂制度的文化精神
第二節 《有駜》「成相」及其周代禮樂制度的淵源與流變
主要參考文獻
原版後記
新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