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罪犯改造論-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異理論 (第二版) ISBN:978710017620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吳宗憲 著 頁數:76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9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具有理論新意和深度並將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較好的著作,具有較高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必將對中國罪犯改造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起到自己應有的作用。同時,本書也充分體現了作者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和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內容簡介 改造罪犯,把犯罪人變成守法者,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的重要社會實踐活動。 本書作者試圖提出一種新的罪犯改造理論——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異理論,認為犯因性差異既是個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也是對罪犯改造的重要基礎;改造罪犯實際上就是努力縮小和消除犯因性差異的活動。在對犯因性差異理論進行系統論述的基礎上,總結、歸納了通過罪犯改造實踐改變罪犯的犯因性差異的具體方法和措施,從而有利於完善我國的監獄制度和罪犯改造工作。作者簡介 吳宗憲,1963年生,甘肅省永登縣人,法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犯罪與矯正研究所所長、社區矯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中美司法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工作協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司法部社區矯正工作特邀專家、司法部燕城監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犯罪心理學教研室講師、司法所預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員和監獄學研究室主任。 曾獲司法部「傑出青年」「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稱號;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中國法學會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入選國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組織評定的「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主要從事犯罪學、監獄學、社區矯正、法律心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緒論 第一章 改造罪犯的簡要歷史 第一節 中國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實踐 一、歷史上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實踐 二、當代中國改造罪犯的觀點和實踐 第二節 西方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實踐 一、歷史上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實踐 二、當代西方國家改造罪犯的理念 三、當代西方國家改造罪犯的實踐 第二章 改造罪犯的理論探索概觀 第一節 國內的探索 一、毛澤東改造罪犯思想 二、其他罪犯改造理論探討 三、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探索 一、改造的不同表達 二、改造的不同含義 三、改造的理論探索 第二部分 犯罪原因論 第三章 犯因性差異理論概述 第一節 犯因性互動觀點 一、「犯因性」及其含義 二、犯罪原因的互動觀 三、犯因性互動觀點的基本內容 四、犯罪原因與犯因性因素 五、犯因性因素的類型 第二節 犯因性差異觀點 一、犯因性差異與個人犯罪 二、犯因性差異、犯因性缺陷與犯因性素質 三、犯因性差異的種類 四、犯因性差異與二元論謬誤 五、犯因性差異與親社會相似性 第三節 犯因性差異理論與相關學說 一、犯因性差異理論與行刑個別化學說 二、犯因性差異理論與教育刑論 第四章 犯因性差異的維度 第一節 犯因性環境因素 一、不良家庭 二、不利的學校環境 第三部分 罪犯改造論 第五章 犯因性差異理論與罪犯改造 第六章 犯因性差異理論應用概述 第七章 犯因性環境因素與改造 第八章 犯因性生理因素與改造 第九章 犯因性心理因素與改造(Ⅰ) 第十章 犯因性心理因素與改造(Ⅱ) 第十一章 犯因性行為因素與改造 主要參考文獻 術語譯名對照表 人名譯名對照表 第一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