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0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唐駢文研究 ISBN:978710006938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翟景運 著 頁數:315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5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分為四個篇章,對晚唐的駢文進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並將之放到中唐和北宋兩次古文運動中,以駢、散兩種文體的消長為線索,從一個重要的側面釐清了這個時期文學發展的歷史,論點頗有創新。本書以大量的史料印證駢文的興衰,從駢文的文體出發,聯繫晚唐的社會歷史狀況審慎地加以考證研究,史料價值頗豐。目錄 緒論一 「駢文」的範圍和晚唐時段的界定 二 晚唐駢文的研究價值和研究現狀 三 各章旨要 第一章 古文運動的衰落和晚唐駢文的再度興起 第一節 駢文的社會文化基礎——晚唐駢文復盛的先決條件 一 駢文發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 「反駢」的性質區分——文風與文體 三 科舉制度對於駢文普及的促進作用 四 中晚唐的文體觀念和寫作習慣 第二節 政局的變化與晚唐反功利主義文學思想的興起 一 古文運動同政治革新、儒學復古互為表裡的關係 二 政治革新的失敗和古文運動的衰落 三 晚唐時代反功利主義文學思想的興起 第三節 古文運動的局限與駢文的發展空間 一 「文以明道」說的流弊 二 韓柳後學創新不足 三 文體改革缺乏政治高層的支持 四 古文家反駢主張的不徹底性 第四節 晚唐時期的駢文和古文 一 駢文復興在體裁和數量上的表現 二 古文的潛在影響與駢文絕對優勢的消失 三 「四六」名稱的確立及其意義 第二章 晚唐駢文體裁研究 第一節 晚唐政局與幕府公文的新變 一 箋表寫作同文人仕進 二 晚唐幕府表狀箋啟文集的文獻特徵 三 幕府公文的變化對駢文寫作的影響 第二節 晚唐律賦題材的拓展與閩地律賦創作的繁榮 一 晚唐律賦題材的拓展 二 閩籍作家的特殊地位及其成因 第三章 晚唐駢文與晚唐詩 第一節 晚唐詩文格律化的加深 一 晚唐詩律向駢文的滲透 二 晚唐駢文形式嚴格化的表現 第二節 晚唐駢文和詩歌中的感傷情調 一 詩歌和律賦中的詠史懷古 二 詩歌和駢文中的自傷身世 第三節 李商隱的「以駢文為詩」和「以詩為駢文」 一 「三十六體」與晚唐詩歌、駢文藝術的滲透 二 李商隱的「以駢文為詩」和「以詩為駢文」 三 玉籍詩與樊南文的得失——以用典為中心 第四章 晚唐駢文的影響 第一節 五代文壇:晚唐文風和文體格局的延續 一 晚唐文體格局的延續 二 《舊唐書》史臣的文學觀和文體觀——晚唐以來駢文復盛的理論總結 第二節 北宋初年的「李商隱熱」與西昆派駢文的風行 一 宋初的文化環境與文壇上的「李商隱熱」 二 西昆派駢文的基本風貌和寫作方法 三 西昆派駢文的影響和雙重意義 第三節 文體復古運動的再次興起與駢散對峙新格局的確立 一 宋初文體改革的偏頗 二 北宋中葉文體改革的成功和駢散對峙新格局的確立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唐代行政公文文集簡表 附錄二 晚唐主要律賦作家及其作品存佚情況簡表 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