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概要 (精) 陳顧遠 著 97871001506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79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法制史概要 (精)
ISBN:978710015064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顧遠 著
叢書名: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頁數:39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5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法制史概要》是用近代部門法理論研究中國法制史的代表性著作,與傳統法制史研究重在考據的方法不同,重在按照近代法律文明六法之別研究中國法制史料,是以部門法方法研究法制史的開山著作。30餘年來,這部著作一直影響著法制史教學與研究。現代中國法律專史研究就是追隨陳顧遠開闢的學術路徑經久不衰,出版價值很大。

作者簡介

陳顧遠(1896——1981年9月18日),男,中國法學家,律師,中國國民黨黨員,字晴皋,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人。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其間參加五四運動,曾任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中興大學等大學兼職教授。在台灣大學任教達25年之久,將心力集中於中國法制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及現實法學之講述,也作為律師承辦案件與法律事務。

目錄


《中國法制史》1934年版序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開宗明義
一、認識論
(甲)我國向時所稱之「法制」含義
(乙)東瀛學者所稱之「法制」含義
(丙)法制機構所稱之「法制」含義
(丁)立法機關所稱之「法制」含義
二、目的論
(甲)中國法制史與綜合法學
(乙)中國法制史與中國法系
(丙)中國法制史與現行法制
(丁)中國法制史與中國學人
三、方法論
(甲)史所疑者不應信以為史
(乙)朝代興亡不應斷以為史
(丙)或種標準不應據以為史
(丁)依個人主觀不應擅以為史
第二章 探源索流
一、從變法上以言其變
(甲)關於變法中之變者
(乙)關於變法中之不變者
二、從律統上以言其變
(甲)關於律統之首次變化者
(乙)關於律統之再次變化者
(丙)關於律統之三次變化者
三、從法學上以言其變
(甲)法學之盛限於戰國
(乙)律家之著僅在漢魏
(丙)律學之衰始於東晉
第三章 固有法系
一、中國固有法系之存在
(甲)就時間而言
(乙)就空問而言
二、中國固有法系之形成
(甲)中國固有法系源於神權而無宗教化色彩
(乙)中國固有法系源於天意而有自然法精神
三、中國固有法系之特徵
(甲)禮教中心
(乙)義務本位
(丙)家族觀點
(丁)保育設施

第二編 各論
第三編 后論
陳顧遠先生學術年表
不可不讀的《中國法制史概要》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