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傳承與當代變遷 常麗霞 97875228217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傳承與當代變遷
ISBN:978752282173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常麗霞
頁數:3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8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作為中華生態文明和中華法文化形態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智慧,是建構民族地區生態善治重要的固有法文化資源。作為地方性知識傳統,其內容體系涵蓋了藏族傳統生態倫理觀、自然崇拜與自然禁忌、自然資源的管理與利用制度、風俗中蘊藏的生態習慣法文化以及資源糾紛的解決方式等方面。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不斷更新、成長,其在當代的傳承、變遷,是在與國家法或協作或并行或衝突的互動實踐中,在民間秩序中不斷生成、調適、重構以獲得成長的文化過程。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重要而獨特的當代價值在於立足國家法制統一的基本前提和法律文化多元的基本格局,以其歷史經驗、文化記憶以及實踐理性與國家法互為背景、互為過程、互相建構,在完成其自身揚棄、優化的文化過程的同時,與國家法協同建構民族地區生態善治。

作者簡介

常麗霞,甘肅省定西市人,法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甘肅省法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司法研究會民族法制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法治甘肅智庫專家、甘肅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法律諮詢專家、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蘭州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蘭州理工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 長期專註于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法治的理論與實踐以及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完成省、廳級社科項目14項;出版專著及教材5部:在CSSCI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6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社科優秀成果獎10項。

目錄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二 文獻梳理與研究動態
三 研究進路與框架
四 材料與方法
五 創新、特色與不足
第一章 生態習慣法文化研究的前提理論問題
一 比較視野中法的釋義
二 法人類學視野中的生態習慣法文化
第二章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體系(上)
一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成長的環境基礎
二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的精神基礎
三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內容體系述略
第三章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體系(中)
一 蘊藏於宗教文化中的藏族傳統生態倫理觀
二 崇拜與禁忌:藏族原始信仰中的生態習慣法文化
第四章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體系(下)
一 傳統藏族部落管理與利用自然資源的習慣法文化
二 傳統藏族部落風俗中蘊藏的生態習慣法文化
三 傳統藏族部落自然資源糾紛解決的習慣法文化
第五章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傳承體系
一 文化傳承與傳承體系概說
二 藏族傳統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傳承體系
第六章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傳承中的當代變遷(上)
一 保持與變革:藏族生態倫理觀之當代傳承與變遷
二 衰落與調適:藏族自然崇拜與禁忌之當代傳承與變遷
第七章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傳承中的當代變遷(中)
一 調適與重構:藏族自然資源管理與利用習慣法之當代傳承與變遷
二 暗合與協同:藏族風俗中蘊藏的生態習慣法文化之當代傳承與變遷
第八章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傳承中的當代變遷(下)
一 互動與再生:藏族自然資源糾紛解決習慣法之當代傳承與變遷
二 透視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傳承中的當代變遷
第九章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的未來走向
一 藏族生態習慣法與國家法的互動關係
二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的功能考察與困境檢視
三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的發展走向
參考文獻
附錄 藏族生態習慣法文化傳承與變遷的調查問卷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