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09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史學求索 ISBN:978710005930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羅榮渠 著 叢書名:羅榮渠文集 頁數:54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1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羅榮渠文集第三卷,共收文50篇,分列「史學理論」、「世界史」、「中國史、中外關係史」和「散論」四編。 「史學理論」部分收9篇文章。 「世界史」部分收文14篇,大體分屬三個專題:第一專題是關於開創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的探討;第二個專題是拿破崙研究;第三個專題是二戰史研究,寫作的時間跨度達20餘年,涉及戰爭的起源、性質、經驗教訓、中國戰場的地位和日本右翼的新軍國主義等重要問題。 「中國史、中外關係史」部分收文10篇,涉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中蘇關係、中外文化交流和15世紀中外航海比較等重要課題。 「散論」部分收文13篇,大多沒有發表過。作者談「五四」、談精神文化建設,鑒古知今,義正詞嚴,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也談圖書館,談古代人物和外國作品,回憶青少年時代的追求,談旅遊觀感,談書法藝術,娓娓道來,讀之如臨小橋流水,清新適意。這些文字展現了一個人文學者時時處處關心著中國與世界的發展變化的博大胸懷與志趣,是作者留下的另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羅榮渠先生《現代化新論》和《美洲史論》以外有關史學理 論、世界歷史和中外關係史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的論文,反映了作者一生治 學的深度和廣度,從中可以了解到他對相關重大歷史課題的長期探索歷程 。此外,收入作者談「五四運動」、精神文化建設、書法藝術和論述古今 人物的一些文章,酌收其出訪觀感,展現了一個人文學者的寬廣胸懷和審 美情趣。目錄 羅榮渠自述(代前言)第一編 史學理論 必須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淺談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關於世界通史教材體系的一個問題 略論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與終極原因的內在聯繫 我看史學的「理論熱」 開拓現代化研究的新領域 ——評布萊克的《現代化的動力》 歷史學要關心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偉大的變革時代必然會引起社會科學的變革 發展:跨世紀的挑戰 ——近40年發展思潮述評 一元多線歷史發展觀與現代化的世界進程 第二編 世界史 關於世界史的體系問題 「奴隸」、「苦力」的血淚史 ——亞非拉被壓迫民族的共同苦難 開創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 積極推進中國的世界史研究 世界史的新視野: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 ——《全球分裂》中譯本序 關於殖民主義史研究問題的四點意見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拿破崙的論述 ——拿破崙研究的一個方法論問題 論拿破崙專政和法國資產階級強化國家機器的歷史教訓 通向全面戰爭之路 ——略論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的若干問題 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 輝煌、苦難、艱辛的勝利歷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日本的戰爭憂思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五十周年訪日觀感 正視歷史,反省戰爭,重新共建太平洋 面向未來安不忘危 第三編 中國史、中外關係史 參加十月革命和保衛蘇維埃政權的中國工人紅軍 關於中蘇關係的一批新發現文件 懷念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翦伯贊同志 研究辛亥革命要建立在學術基礎上 15世紀中西航海發展取向的對比與思索 傳統與現代化問題的理論探索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時代課題 季羡林、趙寶煦、羅榮渠談中外文化交流 對近代中國社會巨變的再思考 重新評價徐繼?的歷史意義 第四編 散論 黑山觀景 《堂吉訶德》與中國 旅美見聞雜記 也談知識的「老化」與更新 發揚「五四」超越「五四」 「四為學會」五十周年感言 啟蒙治學社會教育 ——漫談圖書館 訪大幹先生故居「摩耶精舍」 台北故宮博物院巡禮 人文憂思的盛世危言 趨新浪潮與回歸傳統 略論中國書法藝術的文化特徵 一筆書爭分寸功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