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分析技術 (第二版) 吳良彪 97871224073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業分析技術 (第二版)
ISBN:9787122407344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吳良彪
頁數:3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2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工業分析技術》一書中的案例均為企業和檢測單位的實際工作案例,貼近實際工作崗位;
2 《工業分析技術》一書中的標準均為企業和檢測單位檢測過程中遵循的常用標準,內容新穎;
3 本書被立項為「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內容簡介
《工業分析技術》一書以案例教學為主,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考慮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用性,體現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全書共分十章,系統的介紹了試樣的採集和製備、鍋爐水和污水分析、氣體分析、催化劑分析、添加劑分析、高分子材料分析、煤質分析、鋼鐵分析、肥料分析等內容。為培養學生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打好基礎。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工業分析專業或應用化學專業工業分析方向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石油化工、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相關專業以及從事分析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緒論
一、工業分析技術的任務
二、工業分析技術的特點
三、工業分析技術方法分類
四、工業分析技術方法的標準化
五、標準物質
六、工業分析技術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習題
第一章 樣品的採取和製備
第一節 概述
一、採樣的基本術語
二、採樣的目的
三、工業物料的分類
四、採樣技術
五、採樣記錄和採樣安全
第二節 固體試樣的採取和製備
一、採樣工具
二、採樣程序(方案的制訂)
三、樣品的製備與保存
四、固體採樣實例——商品煤樣的採取方法
五、試樣的分解
第三節 液體試樣的採集和製備
一、採樣工具
二、一般液體樣品的採集
三、特殊性質的液體樣品的採集
四、試樣的製備
五、採樣注意事項
六、液體樣品採樣實例——工業過氧化氫採樣
第四節 氣體樣品的採集和製備
一、採樣設備
二、採樣類型
三、採樣方法
習題
第二章 水質分析
第一節 概述
一、水的資源分佈及其所含雜質
二、水質標準
三、水試樣的採集
第二節 水質指標
一、濁度
二、含鹽量
三、硬度
四、鹼度
五、pH值
六、溶解氧
第三節 水質指標間的關係
一、硬度與鹼度的關係
二、酚?鹼度、酚?后鹼度和
甲基橙鹼度的關係
三、pH與鹼度關係
四、氯化物與溶解固形物間的關係
第四節 工業鍋爐水質標準
第五節 濁度和溶解固形物的測定
第三章 水體污染與自凈及檢測
第四章 氣體分析
第五章 催化劑宏觀物性及酸鹼性和金屬分散度測定
第六章 石油產品添加劑分
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的鑒別和分析及物理性能測試
第八章 煤質分析
第九章 鋼鐵分析
第十章 肥料分析
附錄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工業分析技術》自2018年出版發行以來,受到相關職業院校的關注和好評,作為化工類職業院校分析檢驗技術類專業課程的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廣大師生和同行的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較好的社會效益。
本次修訂對「水質分析、水體污染與自凈及檢測、氣體分析」三部分內容進行了重點修改,深入體現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修訂過程中我們通過企業調研、下廠鍛煉,與企業工程師、第三方檢驗公司技術骨幹進行交流,把前沿技術編入教材,讓教學始終緊跟技術發展的前沿。
本書2023年入選了「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已成為分析檢驗技術類專業的重點教材。
本次修訂主要更改的內容如下:
(1)教材修訂是在融入和採納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以「新、全、精、用」為指導思想,反映工業分析學科的特點和新發展,進一步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突出保證分析質量這一目標,注重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2)補充一些新的分析項目。本著課程思政的主導思想,把思政的精神融入教學中去,把民眾關心的分析項目補充進去,例如:空氣中顆粒物(PM10)的測定,空氣顆粒物元素分析,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測定及相關民生的知識(如顆粒物的危害、VOCs的危害)等。
(3)補充一些先進的現代分析技術,以適應近代儀器分析的發展需要。例如,固體吸附-熱脫附法、氣相色譜-質譜技術(GC-MS)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等。
(4)刪除已經不常用的內容,替換成新的分析方法。例如,水中溶解氧測定,原來是容量滴定法,現改為電極法;水中鹼度測定由容量滴定法改為電位滴定法;水中氯化物測定也由容量滴定法改為電位滴定法等。
(5)為適應高職本科的教學需要,增加了一些理論內容。如電位滴定方法的理論,pH值測定的理論,水中總有機碳的測定方法案例等。彌補了第一版某些理論薄弱、案例不足的環節。
本次修訂由吳良彪負責組織工作,並負責全書的修訂、合併整合,代學玉、喬南寧、王涇宏負責資料的收集、調研、整理,最後由吳良彪整理並統稿。本書由呂維華主審。本書的編輯人員對本次修訂工作給予了大力的協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材的使用定位是保障職業教育本科、專科都可以使用。
我們希望本教材的修訂能為廣大師生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指導,但由於編者水平所限,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和使用教材的師生批評指正,使本書不斷趨於完善。
編者
2023年6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