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 張俊彥 張斌 王永富 中國化工學會 97871224308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NT$1,2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
ISBN:9787122430854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張俊彥 張斌 王永富 中國化工學會
叢書名:先進化工材料關鍵技術叢書
頁數:4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52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是「先進化工材料關鍵技術叢書」(第二批)的一個分冊。 本書圍繞碳基潤滑材料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系統總結。全書共八章,包括緒論、富勒烯碳潤滑材料、碳納米管潤滑材料、金剛石潤滑材料、石墨烯潤滑材料、橡膠軟表面硬質碳基薄膜潤滑材料、非晶碳薄膜強韌潤滑調控與應用和發動機低摩擦固體潤滑碳薄膜關鍵技術及應用。本書所涉及的研究內容為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前沿熱點,部分成果為原創,同時涉及一些先進碳基潤滑材料的工程應用,可以為碳基潤滑材料的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提供一些新思路。 《高性能碳基潤滑材料》是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的系統總結,適合化學、材料、機械工程領域,特別是對固體潤滑材料感興趣的科技工作者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化學、化工、材料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張俊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1997年、1999年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別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200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阿拉巴馬大學、萊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任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客座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蘭州潤滑材料與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國防科工局)及中國科學院材料磨損與防護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能源署先進交通材料委員會執委、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副秘書長、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委員、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委員,Tribology Letters、Friction、《摩擦學學報》等期刊編委。長期從事碳薄膜結構演變與超滑機制、固體潤滑薄膜材料可控製備及工程應用、材料表面防護等研究及工程應用工作,發展了超低摩擦固體潤滑薄膜技術和成套設備,解決了我國發動機高壓共軌和配氣系統的摩擦磨損瓶頸技術問題;開發了系列特種潤滑與防護材料,解決了航天、航空、船舶等領域關鍵部件的服役失效和可靠性技術難題。發表學術論文280餘篇,取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70餘件、國際發明專利3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6)、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21)、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18)、甘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015)、甘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8),榮獲「甘肅省專利發明人獎」(2021)、「甘肅省先進工作者」(2020)、「中科院王寬誠西部學者突出貢獻獎」(2014)、「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2022)、「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13)等榮譽。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摩擦學
一、摩擦、磨損與潤滑
二、潤滑的科學意義
第二節 碳基潤滑材料性能表徵
一、碳基潤滑材料概述
二、碳基潤滑材料結構表徵
三、碳基潤滑材料力學性能表徵
四、碳基潤滑材料摩擦學表徵
第三節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富勒烯碳潤滑材料
第一節 富勒烯碳及類富勒烯碳製備方法
一、富勒烯碳製備方法
二、類富勒烯碳薄膜製備方法
第二節 富勒烯碳和類富勒烯碳形成機制
一、富勒烯碳形成機制
二、類富勒烯碳形成機制
第三節 富勒烯碳摩擦性能
一、富勒烯碳在固-液界面摩擦性能
二、富勒烯碳固體潤滑性能
第四節 類富勒烯碳薄膜微觀摩擦學性能
第五節 類富勒烯碳薄膜機械性能和結構穩定性
一、類富勒烯碳薄膜機械性能:低應力
二、類富勒烯碳薄膜機械性能:超彈性
三、類富勒烯碳薄膜結構穩定性
第六節 類富勒烯碳薄膜大氣環境中超滑性能
一、類富勒烯碳薄膜大氣環境中摩擦性能分析
二、不同摩擦對偶下類富勒烯碳薄膜磨損行為分析
三、不同環境濕度下類富勒烯碳薄膜磨損行為分析
四、類富勒烯碳薄膜摩擦界面研究:原位形成洋蔥碳
第七節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碳納米管潤滑材料
第一節 碳納米管的製備與表徵
一、碳納米管結構與製備
二、碳納米管Raman特徵譜
三、碳納米管納米力學性能
第二節 電化學沉積製備MWNTs-DLC複合薄膜及其機械性能
一、電化學沉積MWNTs-DLC薄膜製備方法
二、MWNTs-DLC複合薄膜TEM表徵
三、MWNTs-DLC複合薄膜Raman表徵
四、MWNTs-DLC複合薄膜XPS表徵
五、MWNTs-DLC複合薄膜FTIR表徵
六、MWNTs-DLC複合薄膜機械性能研究
第三節 碳納米管潤滑機制
一、碳納米管在表面的低黏合力
二、碳納米管層間低摩擦
三、碳納米管滾動和滑動下低摩擦
四、碳納米管排列方式對摩擦的作用
五、碳捲曲結構對降低摩擦的作用
第四節 擦塗法製備碳納米管薄膜的低摩擦性能
一、碳納米管在不同配副和載荷下低摩擦行為
二、碳納米管降低鋼表面磨損
三、碳納米管摩擦后形貌特徵
第五節 碳納米管/複合物潤滑材料
一、碳納米管/金屬複合潤滑材料
二、碳納米管/陶瓷複合潤滑材料
三、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潤滑材料
第六節 碳納米管潤滑油/脂添加劑
一、碳納米管在基礎油中的低摩擦作用
二、碳納米管改性對低摩擦的作用
三、碳納米管在離子液體中的低摩擦作用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金剛石潤滑材料
第一節 金剛石的製備
一、金剛石顆粒的製備
二、聚晶金剛石的製備
三、金剛石薄膜的製備
第二節 金剛石複合潤滑材料
一、金剛石/金屬複合潤滑材料
二、金剛石/陶瓷複合潤滑材料
三、金剛石/聚合物複合潤滑材料
四、金剛石-潤滑油/脂複合潤滑材料
第三節 含金剛石碳薄膜的製備與潤滑行為
一、類富勒烯碳薄膜中引入納米金剛石結構
二、含金剛石碳薄膜的化學氣相沉積製備
三、含金剛石碳薄膜的潤滑行為
四、含金剛石碳薄膜的潤滑機制
第四節 金剛石的摩擦學行為
一、金剛石宏觀摩擦行為
二、金剛石微觀摩擦行為
三、金剛石的潤滑機制
第五節 金剛石潤滑材料的應用
一、切削刀具潤滑薄膜
二、拉拔模具潤滑薄膜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石墨烯潤滑材料
第一節 石墨烯的結構和製備
一、石墨烯的結構
二、石墨烯的製備
第二節 石墨烯的性質和應用
一、石墨烯的性質
二、石墨烯的應用
第三節 石墨烯潤滑材料
一、石墨烯薄膜的製備方法
二、石墨烯薄膜的宏觀摩擦學性能研究
三、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宏觀摩擦學性能研究
第四節 面向MEMS/NEMS器件的電化學沉積石墨烯薄膜
一、製備與結構表徵
二、力學與摩擦學
三、不同退火溫度下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摩擦學性能研究
四、結論
第五節 氧化石墨烯基組裝薄膜的摩擦學
一、薄膜的結構設計
二、薄膜結構對摩擦學性能的影響
三、工況條件對摩擦學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橡膠軟表面硬質碳基薄膜潤滑材料
第一節 橡膠表面碳薄膜概述
一、橡膠基底前處理及典型的沉積技術
二、表面形貌及特徵
三、橡膠/薄膜靈活性和結合強度
四、橡膠表面碳薄膜摩擦學性能
第二節 等離子體預處理對橡膠表面碳薄膜結合力和摩擦學性能影響
一、空氣等離子體預處理改善橡膠表面碳薄膜結合強度和耐磨性
二、不同等離子體預處理對橡膠表面碳薄膜結合力和摩擦學性能影響
三、氬等離子體預處理時間改善膜基結合力和摩擦學性能
四、氬等離子體預處理偏壓對薄膜結合力和摩擦學性能影響
第三節 中間層對橡膠表面碳薄膜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