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DG的國網行動-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 于志宏 97875164277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企業管理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面向SDG的國網行動-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
ISBN:9787516427798
出版社:企業管理
著編譯者:于志宏
頁數:1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40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電力系統碳減排是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網側從自身業務和技術優勢出發,在電力消費側全面深入推進電氣化和實現能效提升,是貢獻碳減排力量的重要著力點和創新點。本專輯針對如何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的難題,彙集來自國家電網系統不同單位的 35項優秀行動。

作者簡介
主編于志宏,《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社長兼主編,「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發起人。參与國內多項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標準、政策編製,為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了社會責任(包括ESG)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諮詢、研究、培訓和品牌建設等服務,撰寫和發表多篇專題文章,出版多本專著,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管理、傳播和品牌建設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目錄
「碳」尋水泥行業發展「清新」路——全國水泥行業首個「綜合碳管理」示範行動(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
「不讓建築多費一度電」——協同智治的低碳樓宇改造「輕」方案(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供電公司濱江供電分公司)
先預算、後用能,用能預算「e本賬」助力城市低碳發展(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衢州供電公司)
「綠電魔方」讓工業企業降碳「穩准好」(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寧波供電公司)
「雙碳」菜單——預製式綜合能源服務推廣策略(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城西供電分公司)
「雙碳大腦」——城市級降碳減排的數字化「秘籍」(國網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供電有限公司)
多站融合,打造智慧能源服務綜合體(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合肥供電公司)
政企協同,構建綠色注塑推廣模式,助力家居產業降碳增效(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吉縣供電公司)
全鏈式碳電協同治理,加速推進綠色轉型(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州供電公司)
「美麗小崗、零碳鄉村」,打造長三角鄉村振興「綠色標杆」(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鳳陽縣供電公司)
數字化低碳新型電力系統提升老舊街區可持續能源供給能力(國網北京城區供電公司)
「源網荷儲」一體化,探索台兒庄古城「零碳景區」建設新模式(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電眼偵污,數智降碳」——電力大數據驅動消費側降碳減排決策(四川科銳得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蜀能高新分公司)
「電石成金」打造戈壁生態農業示範區,助力戈壁荒灘變綠洲良田(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酒泉供電公司)
「電享家」數字化能源服務平台促節能降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天府新區供電公司)
一站式減碳數字化平台,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客戶服務中心網上國網運營中心)
城市「義點綠」——打造全社會協同的低碳行為模式(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
E碳到底,打造「碳中和」示範區綜合管理平台(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設備再生」——雲平台助力消費側節能減排(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大足供電分公司)
「黃河綠電」就地消納產業生態圈,推動沿黃流域能源轉型(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蘭州供電公司)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電一碳一能」融合生態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平涼供電公司)
智慧化能效「把脈問診」,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
「電力碳銀行」助推「碳普惠」(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襄陽供電公司、國網武漢供電公司)
「碳普查」下好綠色發展「先手棋」[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供電服務中心(計量中心)]
共創綠色能源新生態(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蘇州市吳江區供電分公司)
「電管家」讓菜園吹起「低碳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徐州市銅山區供電分公司)
協同推進換電重卡,守護長江碧水藍天(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張家港市供電公司)
推進公共建築節能化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一-全力打造合同能源管理的「鎮江樣板」(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鎮江供電分公司)
「海綿電站」——基於「能源互聯」的虛擬電廠技術及應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青島供電公司)
空調指數助力消費側節能降耗(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資陽供電公司)
做降碳減排領跑者,讓產業園成為低碳源(國網天津寶公司)
「電一光一熱」一體化供能,開啟城市節能新模式(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濱海供電分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碳標籤」——產品綠色低碳通行證(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樂清市供電公司)
多方共建海島綠色用能新模式(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溫州市洞頭區供電公司)
數字運用,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國網浙江信通公司)

精彩書摘
「不讓建築多費一度電」
——協同智治的低碳樓宇改造「輕」方案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供電公司濱江供電分公司)
一、基本情況
公司簡介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屬的大型重點供電企業,下轄9家縣供電公司和 4家城區供電分公司。2021年,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的資產總額達517 8億元,現有電力用戶530萬戶,杭州市全社會用電量為910 33億千瓦·時,最高負荷1834萬千瓦。
近年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央企業先進集體」「聯合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先鋒企業」「全國文明單位」「國家電網先進集體」「國家電網紅旗黨委」等榮譽。
行動概要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濱江供電分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濱江供電公司)針對濱江區樓宇經濟和用能總量快速攀升的現狀,探索「輕量級」綠色智慧低碳樓宇改造新模式,利用物聯網技術,安裝即插即用設備,通過「一鍵響應」實現對空調、照明等樓宇主要用能設備進行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控制。新模式與傳統改造方法相比節省改造成本75%,縮短改造工時50%,年節能降碳效果達20%以上,節省電網基礎投資2 億∼3 億元。此外,該項目可聯動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強鏈補鏈,打造千億級藍海市場。
二、案例主體內容
背景和問題
杭州市濱江區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也是「浙江資本第一區」,呈現出典型的園區經濟、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的用電特點,陸地面積6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共有400多座辦公樓宇。截至目前,區域內境內外上市公司達65家,市場主體突破 10萬家。作為以園區經濟、總部大樓為主的濱江區,園區(樓宇)節能成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落地的關鍵之舉。濱江區政府編製的碳達峰路線圖顯示,樓宇建築能效占減排路徑貢獻比例的62 96%。國網濱江供電公司最大限度挖潛該領域的減碳空間,全面細緻分析樓宇低碳節能的問題與癥結。
樓宇用電管理顆粒度粗,政府側精細用電執行難。濱江區小微企業數量眾多,導致樓宇或園區的用電負荷複雜,碳排來源不清晰,碳減排路徑不明確,政府在落地「雙碳」、開展用能預算化管理過程中缺乏科學、便捷的手段與方法。
樓宇節能改造成本高,企業方節能降碳推動難。一方面,隨著市場化售電的持續推進,企業用能支出顯著增加;另一方面,傳統節能改造項目成本高、周期長,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缺乏主動改造的意願。
樓宇用電負荷管理難,電網端投資建設效益低。濱江區土地資源緊張,近5年未凈增變電站,存在工作時段負荷畸高、其餘時段負荷偏低的峰谷不平衡現象。
樓宇用電數智化程度低,物業方能效主動管理難。物業管理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輸出為主,數智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人工運營成本高。
行動方案
為解決各方面臨的問題,在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和濱江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網濱江供電公司推動利益相關方(政府主管部門、綜合能源公司、民營企業、園區、物業等)發揮各家所長,以城市級、區域級低碳建築群為對象,首創以「輕量級」為特徵的綠色智慧低碳樓宇改造解決方案。
研發即插即用設備,實現用能數據全採集、用能設備可控制。在硬體上,研發了即插即用的樓宇物聯網關、多功能探測器、空調集控設備、照明集控設備等,實現園區用能設備的範圍全覆蓋、數據全採集、遠程全控制。
設置空間及設備ID,實現用能策略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管理。在軟體上,按照政府統一地址庫設計最小空間分割方法,打造獨立唯一空間編碼。運用人工智慧決策分析技術,自動對會議室等場地實施不同的柔性調控策略,在保證企業正常辦公的情況下,最大限度降低負荷,參与電網的需求側響應。
研發數智運營平台,實現用能監測全景化、穿透式、互動型管理。項目研發一套低碳樓宇數智運營平台,以「濱」「和」「碳」「電」四大模塊,為政府、電網、企業和物業四方提供服務。「濱管家」支撐政府的監管和決策,「和管家」輔助物業的管理和服務,「碳管家」實施專業的節能降耗,「電管家」側重於用電分析、安全保障及與電網的彈性互動。
關鍵突破
周期短、投資小,小切口撬動大成效。該項目成功探索出辦公樓宇節能減碳輕量級改造模式,一是不破壞樓宇現有結構和裝修;二是不影響企業正常辦公,兩萬平方米的建築只需要兩周時間即可完成設備安裝和系統調試;三是單位面積改造成本在15∼20 元/平方米,可使樓宇整體節能達到20% 以上,2∼3年即可回收投資成本,具有很強的普適性。
複製易、市場廣,靈活機動利於全面推廣。在項目改造過程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業主或物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次性投資,也可根據樓宇歷史能耗情況,選擇合同能源託管或節能收益分享模式,通過靈活的商業合作形式實現雙方共贏。該項目的改造成果顯著,改造區域在夏天綜合能耗下降 30%,每年節約用電25 7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9 3噸。

前言/序言
編者的話
2022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公司)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聯合發起2022「金鑰匙•國家電網主題賽」,聚焦「讓電動汽車發展不被充電難羈絆」「持續推廣港口岸電 保護綠水青山」「破解電力線路與自然的衝突」「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四大問題,選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國網方案、中國方案。
為了向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講好「面向SDG的國網行動」故事,《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匯總每個問題的優秀解決方案,經總結和提煉,按照「金鑰匙標準」選編和出版「金鑰匙 • 國家電網主題賽」優秀成果選輯——《面向SDG 的國網行動》(四輯)。
本書收錄了來自2022「金鑰匙•國家電網主題賽」的86項優秀企業實踐,並按照4項「問題榜單」,即「讓電動汽車發展不被充電難羈絆」「持續推廣港口岸電 保護綠水青山」「破解電力線路與自然的衝突」「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分為四輯。
本書為第四輯,聚焦「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主題。電力系統碳減排是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網側從自身業務和技術優勢出發,在電力消費側全面深入推進電氣化和實現能效提升,是貢獻碳減排力量的重要著力點和創新點。本專輯針對如何進一步助力消費側降碳減排的難題,彙集來自國家電網系統不同單位的35項優秀行動。
《面向SDG的國網行動》(共四輯)面向高校商學院、管理學院,作為教學參考案例,可提升領導者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面向致力於貢獻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企業,可促進企業相互借鑒,推動可持續發展行動品牌建設;面向國際平台,可展示、推介國家電網可持續發展行動的經驗和故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