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千萬次拯救自己 (全2冊) 鬱金香陪伴 97878076848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書店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請你千萬次拯救自己 (全2冊)
ISBN:9787807684817
出版社:生活書店
著編譯者:鬱金香陪伴
頁數:3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2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請你千萬次拯救自己》上冊為”抑鬱家庭家長與孩子的真實故事”,下冊為”青少年抑鬱症家長行為指導手冊”。
上冊的真實故事分為8個對照組,是家長視角與孩子視角的對照。
家長視角的8位講述人有爸爸也有媽媽,故事中每個孩子的遭遇、症狀和每個家庭的創傷、走出來的過程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這些故事中的爸爸媽媽都獲得了寶貴的成長,並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孩子視角由8個孩子親身講述自己的抗鬱經歷(還有1個抑鬱症孩子的小漫畫)。通過這幾個故事,你會看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家庭模式,看到孩子們怎樣掙扎著不放棄自己。
下冊的家長行為指導手冊,是6年間鬱金香家長成長學堂在指導家長面對孩子的抑鬱症時的經驗集合。青少年抑鬱症的問題,以及其背後的家庭和社會問題,近些年來越發得到重視,所有相關的心理工作者面對這個問題,也都是走在探索的路上。鬱金香家長成長學堂正是在解決問題的途中,提煉出了應對家長問題的各種經驗,並成功帶領上萬個家庭走出困境。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喚醒和幫助更多家庭,希望通過主人公的成長過程和成功案例,鼓勵各位讀者勇敢面對問題,讓家庭和孩子遠離抑鬱的危險。

作者簡介
鬱金香陪伴
民間抗鬱公益機構,全國心理機構口碑影響力第一名,科普受益人群超1000萬人次。中央電視臺、浙江衛視、鳳凰衛視、新加坡電視臺多次報道。
隨著社會各界對抑鬱症問題的日益重視,10年間,鬱金香陪伴的線下機構逐步覆蓋了250多個中國城市,舉行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的抗鬱陪伴活動、抑鬱症科普活動,還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抑鬱康復日——920郁友節 。
而我們書裡的17位主人公,大多數來自鬱金香陪伴旗下最重要也最活躍的”鬱金香家長成長學堂”(1年只象徵性收取1元報名費)。因為痛苦和愛,1萬多個家庭為了抑鬱症孩子,在家長成長學堂裡學習、領悟、抱團取暖,誕生了無數動人的故事。
我們始終相信,家長改變1%,孩子改變99%。不是孩子生病了,而是家庭生病了。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改變是孩子改變的唯一出路。
希望我們的故事能啟發所有有緣看到此書的讀者。願中華大地上,幸福的家庭千千萬萬,延綿不絕。

精彩書評
這是一本有關”愛”的書,說實話,從看到”寫在最前面”那部分文字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哽咽,文章 的
目錄採用心電圖的模式,孩子視角,家長視角相對比,每一篇的標題帶給人強烈的震撼衝擊,我們每一個人這一生,在追尋愛,付出愛,感受愛,理解愛,但錯誤的愛也會適得其反。一個個家庭故事背後,透露出心酸也顯現出成長,愛本身就是一個大的課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探索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會走些彎路,而這本書以第一視角帶領著我們看到了因為愛而產生的不同的家庭故事迸發激化出來的不同的家庭矛盾,這一切令人深思。
——抑鬱康復青少年 霧清

目錄

上冊

目錄

第一組
家長視角:這個家病了 /001
孩子視角:父母愛我至深,也傷我至深 /023
第二組
孩子視角:有壞蛋佔據了爸媽的身體 /041
家長視角:裝病的兒子 /051
第三組
家長視角:兒子的獨立革命 /071
孩子視角:我的獨立宣言 /095
第四組
家長視角:絕不放棄之心 /107
孩子視角:我臨過深淵,也深信光明 /125
小漫畫:就這樣被救贖了 /141
第五組
家長視角:胡作非為的女兒 /149
孩子視角:我是自己的英雄 /167
第六組
孩子視角:媽媽,讓我喘口氣吧 /181
家長視角:我和妻子的虛榮心 /187
第七組
家長視角:我願意守候於此 /207
孩子視角:我真的很卷很拼 /231
第八組
家長視角:我擁有世界上最乖的女兒 /245
孩子視角:爸爸媽媽,我又拿了第一名啊 /261
下冊

目錄

第一章 ??認識青少年抑鬱症 /001
第二章 ??鬱金香家長成長學堂療愈方法 /007
1? ? 鏡子法則 /008
2? ?”三不”原則 /009
3? ?”三不”原則詳解 /014
4? ? 觀呼吸的方法及注意要點 /023
第三章 ??父母的11個基本注意事項 /027
1? ? 不要諱疾忌醫,更不要病急亂投醫 /028
2? ? 不要指責和說教 /029
3? ? 心念內收 /031
4? ? 破執為先 /033
5? ? 聞、思、修、證 /035
6? ? 愛他如他所是 /036
7? ? 接受與接納 /038
8? ? 提升家庭愛的氛圍 /040
9? ? 陪伴孩子的成長 /041
10? ? 要學會放手 /044
11? ? 養寵物是很好的療愈手段 /045
第四章 ??如何做好與孩子的溝通 /047
1? ? 溝通的基本方法 /048
2? ? 覺察孩子的痛苦 /052
3? ? 學會傾聽和引導 /054
4? ? 正確表達內心不滿 /056
5? ? 冷靜面對孩子的情緒失控 /058
第五章 ??關於孩子的學習 /061
1? ? 平靜接受學習意願不足 /062
2? ? 複學是對家長的考驗 /063
3? ? 複學環境的建設 /065
4? ? 處理好與學校、老師的關係 /066
5? ? 上大學陪讀問題 /068
第六章 ??關於孩子的缺點和犯的錯誤 /071
1? ? 接納孩子的不良習慣 /073
2? ? 不能給孩子貼標簽 /075
3? ? 尊重孩子的退縮 /076
4? ? 社交恐懼是正常現象 /078
第七章 ??關於孩子就醫 /081
1? ? 信任醫生 /082
2? ? 信任孩子 /084
3? ? 用藥是一個試錯過程 /087
4? ? 正確認識心理治療 /090
5? ? 抑鬱緩解期注意事項 /091
第八章 ??關於家長的學習 /093
1? ? 成長的最佳辦法是學習 /094
2? ? 讀書與共修 /095
3? ? 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097
4? ? 知行合一、持之以恆 /099
第九章 ??患病及康復的10個階段 /101
第十章 ??家長常見問題答疑10條 /105

精彩書摘
第八組 孩子視角
爸爸媽媽,我又拿了第一名啊
爸爸媽媽,你們是否後悔投入了這麼多的愛卻讓我畏懼愛?投入了這麼多的錢卻讓我渴望錢?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卻害我沒有時間?陪伴了這麼多年卻吞掉了我的童年?
講述人:沈宴深
1 童年的小船
我好像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童年。抑鬱症像一個一直跟著我們家的影子。
童年的歡樂或許是有的,我能夠想起去西湖邊的雷峰塔照相,去動物園看海獅,偶爾也會去夜市買一串糖葫蘆,我能夠想起幼時的我歡笑的樣子。但是這些記憶實在太過於零散,它們穿插在我被迫長大的歲月裡,就像黑夜中的幾顆不起眼的星星。
抑鬱症也是一直都存在的。從我吃藥的 70 歲的外婆,到我疲憊的母親,再到年輕也搖搖欲墜的我。一直都是這樣存在著。
三四歲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說,我是一個天才。我不知道他們從哪裡看出這一點,因為從小到大,我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但父母卻堅信,我是一個和其他同齡人不一樣的小孩。
爸爸經常念叨著對我說,他小時候是個很厲害的人,只是歲月的顛簸擊碎了他的夢想。他是一個被迫選文科的理科生,去做了自己不感興趣的文職工作,四十幾歲還是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年幼的我,看到了爸爸的不甘和壓抑。
家庭對我的培養是全方位的。
我的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只有我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姑姑小姨,還有我的叔叔嬸嬸們和家中很多比我大一倍的年輕長輩們大家的愛和視線,都聚焦在我一個人身上。
我總是說,家裡人是愛我的,家裡人也總是說,他們是愛我的,可小小的我卻想不通一點:為什麼越被愛會越痛苦?為什麼越被愛,越感覺不到愛呢?
小時候,我背過很多古詩,我記得爸爸拿來一套大腦開發訓練的圖片,讓我每天盯著看和練習。他測試我的記憶力,測試我的聽覺、觸覺和視覺。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玩電腦了——聽上去很不錯?但對於五歲的我來說,上面只有做不完的兒童智商啟蒙遊戲、統籌問題等小測試,這些畫風很可愛的遊戲,卻是我記憶中痛苦的來源。
等到七歲多,我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我早早預習完了一年級的課程,在小學這個由家長組成的小社會裡接受著鮮花和掌聲。我以為爸爸媽媽會很滿意,可他們總說我是天才,而天才,應該有著無限可能,他們不滿足於我目前獲得的成績。
於是,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很可愛但是很難玩的小青蛙遊戲,慢慢變成了更為枯燥的邏輯分析題、圖形辨析題。
家裡人還說,要多去和叔叔阿姨說話,這樣你以後的社交能力才會好。
所以,我從六歲開始就一直被迫和各種各樣的人說話。通過不斷地練習,外加飯局上的耳濡目染,我天生具有強大的總結和洞察能力,這可能是我唯一想承認的自己的天賦吧——可是,這唯一的天賦不是我的救贖。
慢慢地,我變成了一個很會說話的人。只要看一眼那個人的裝束和說話風格,我就大概率能知道他想聽一個小孩子說什麼樣的話。都說小孩子的世界是最天真的,然而我從六歲起,就在大人的逼迫下,變得精明和世故了。
家人為我花了很多錢。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不算太寬裕,家裡人卻每週要花400元帶我去市里學鋼琴(在那個年代,400元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鋼琴老師說我的手好小啊,是不太能練好鋼琴的,可是爸爸媽媽不信,他們說我會長大,會變成一個彈鋼琴很厲害的人。
在鋼琴的琴鍵跨度增加到八個鍵之後,我本就支離破碎的童年,也永遠停留在了那八個鍵的夏天。和爸爸媽媽保證的不同,我的手一直沒有長大,別人可以跨越的琴鍵,是我無論如何努力也達不到的程度。不擅長動手的我本來就彈得不好,現在更加亂成一團。
記得每一周,因為彈不好鋼琴,媽媽的巴掌都會落在我的臉上,我感覺不到疼,可能因為耳朵在轟鳴,臉頰腫了半邊。我記得我下過跪、磕過頭,我甚至想,是不是我一直扇自己耳光,我就不怕別人打我了,不再害怕當爸爸媽媽脾氣上來的時候,棍子落在我的膝蓋和腳踝上了?
每天回家,我除了作業還有練鋼琴,偶爾有邏輯題、成長教育和右腦啟蒙、反應力訓練,甚至到了後面還有體能訓練。我的週末也被奧數、英語和樂器堆滿。爸爸媽媽理想中的我,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無懈可擊的天才兒童。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我的童年變得多麼支離破碎。
年幼時就開始的磨煉,讓我這艘搖搖擺擺在童年起航的小船,早在該尋求港灣庇護的時候,就學會孤獨地開在大海上了。
2 黑狗
2018年底,頻繁出現的情緒低落,悄然來到了我的生活。
那時的我剛過完14歲生日,我對抑鬱症的認知,僅停留在網易
雲評論區的小故事中,那似乎是一個充滿著悲傷的名詞
第七組 家長視角
我願意守候於此
孩子,如果因為你又沒去上學,我就忘了這一切,忘了你的好,忘了我們一起走過的路、受過的苦、流過的淚,忘了你一次次的努力、掙扎,忘了你身上各種彌足珍貴的東西,那我該是一個多麼無情、多麼無能的人啊!
講述人:靜空燦爛媽媽
1 一夜之間不見的孩子
“你孩子可能得抑鬱症了。”
“怎麼可能?”我驚呆了,不敢相信。6月的午後,衛生間裡空蕩蕩的,只剩下一個癱坐在地的中年女人。
從那天起,我便帶著孩子四處奔波尋醫問藥,找了三位心理諮詢師,參加團體互助療愈,從城市的這頭跑到那頭沒收到任何效果,孩子甚至發展到閉門不出。
“我們訂了溫泉酒店,出去住兩天,好不好?”
“等一下。”
“可以走了嗎?”
“等一下。”一等再等,從早上等到中午,等到晚上。
“隔壁鄰居家在裝修,好吵,我們一起出去吃飯,好不好?”
我和孩子爸爸走下樓,站在地面往上看。隔壁鄰居家電鑽”嗡嗡嗡”震天響,整幢樓都在轟隆聲中震顫著。我們面面相覷,電鑽好像每一下都鑽在我們心上,鑽了一個巨大的空洞。
時間變得度日如年般漫長,恍如一覺醒來世界突然變得蒼白而陌生。在這變了形的時間裡,昨天還在每天睡前都和我說說話的孩子,已經變得辨認不出。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作息日夜顛倒,不洗漱、不洗澡、不換衣,每天飯菜都是我做好了送到門口。他不看病、不吃藥、不諮詢,也不出門、不見人、不交流,我經常幾天都見不到他的面,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麼、想什麼。
孩子在家封閉自己五個月後,我帶他到醫院檢查,那是他第一次願意出門。量表檢測裸分57分,乘以1 25是71 25分,醫生診斷他為重度抑鬱症。
“最好不要休學。休學以後能夠正常複學的孩子,十個裡面沒有幾個。”醫生好心規勸。我一邊謝過醫生,一邊辦好休學手續,沒有半點猶豫。
一個人,如果身心已經出現問題,上學又有何用?如果連現在都沒有了,又如何談得上以後?
然而,休學絕非休息那麼簡單。孩子漸漸進入完全自我封閉的狀態,老師、同學、朋友、親人,包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