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與創新趨勢預測研究 ISBN:9787010266480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李長玲 高峰 頁數:4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5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隨著社會問題的複雜化和多樣化,僅靠單一學科已經無法滿足人們解決問題的需求,所以學科間知識合作程度逐漸加深、進程不斷加快。同時,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概念和理論體系,學科的專業知識得以積累,為其他學科所共享,課題、項目研究等越來越多地需要融合多學科知識,實現科研創新。但研究者往往苦於不清楚本學科某知識點可以與哪些學科的哪些知識進行合作研究。因此,尋找跨學科相關知識,識別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成為促進跨學科合作研究的關鍵。 本書提出知識生長點、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等概念,沿「學科關鍵知識節點識別→跨學科相關知識識別→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創新趨勢預測」的思路進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識別學科關鍵知識節點,包括研究熱點、研究前沿、學科交叉點;其次,掌握哪些跨學科知識對目標學科的科學研究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三,將學科關鍵知識節點與跨學科相關知識進行配對,找出最有可能進行跨學科合作研究的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最後,對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的識別結果進行創新趨勢預測。作者簡介 李長玲,山東理工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計量與科學評價、學科交叉與交叉學科等方面研究。任全國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與成果鑒定專家、教育部學位論文通訊評審專家、多家CSSCI期刊審稿專家等。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學校「雙百工程」二層次人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獲得國家級與省部級獎勵5項,在Scientometrics、《科學學研究》《圖書情報工作》等國內外期刊發表SSCI、CSSCI論文90餘篇。目錄 圖目錄 表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思路 第四節 重點難點與創新之處 第二章 基礎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概念界定 第二節 基本理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於科學文獻數據的學科關鍵知識節點識別 第一節 基於主題熱度加速度的學科研究前沿與熱點識別 第二節 改進z指數識別高被引學科研究前沿與熱點 第二節 基於中間人分析方法的當采跨學科交叉知識識別 第四章 基於社交媒體數據的學科關鍵知識節點識別 第一節 基於時間序列的Altmetrics評價指標特徵分析 第二節 基於時間序列的學科熱點前沿識別模型構建 第三節 z指數方法識別學科高關注度研究主題 第五章 基於跨學科引用的跨學科相關知識識別 第一節 跨學科引用對知識生長的刺激作用與程度分析 第二節 跨學科引用對跨學科知識輸出的影響分析 第三節 跨學科輸入知識對學科發展的影響力分析 第四節 基於參考文獻關鍵詞的跨學科相關知識發現 第六章 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 第一節 基於共詞網路的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 第二節 基於多路徑分析的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 第三節 弱引文關係視角下的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 第四節 社交媒體數據中的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識別 第七章 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發展規律及未來創新趨勢預測 第一節 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的生命周期特徵分析 第二節 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產生的宏觀因素分析 第三節 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產生的微觀因素分析 第四節 跨學科潛在知識生長點創新趨勢預測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工作 第二節 研究展望 附錄1 期刊—學科分類體系表 附錄2 跨學科知識生長點產生的微觀影響因素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