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面向世界的哲學沉思 ISBN:9787567667525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陶富源 叢書名:陶富源文集 頁數:37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0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文集收入的論文,堅持了「面向世界」這個戰略指導原則,從中國與世界統一的維度,就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或事變,比如蘇聯解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人類共同價值、人類文明的當代走向、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特色民主政治、中華文明自信、中華文明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問題進行了哲學的解析和說明,揭示了其本質內涵,展現了其發展過程,指明了其內在規律,預測了其未來走向。另外,對當代一時流行或仍在發生影響的一些錯誤社會理論和思潮,比如「普世價值論」「歷史終結論」「文明衝突論」「西方民主至上論」「人權高於主權論」「西方文化中心論」「中國特色威權主義論」「中國資本社會主義論」「中國儒家社會主義論」,以及「民主社會主義救中國論」「泛文化主義」「現代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新民粹主義」等,進行了哲學的辨析和批判,指明其產生的社會根源、形成過程、本質特徵、理論荒謬和現實危害,以及防害止損所應採取的措施、策略、步驟等。作者簡介 陶富源,男,江蘇海安人。1969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1年2月分配到安徽蕪湖師專任教。1983年9月至1984年5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進修。1995年12月調入安徽師範大學任教。1991年始任教授,1996年始任碩士生導師,2006年始任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學等。目錄 理論反思篇樹立正確意識,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 一、意識形態的本質內涵 二、意識形態工作的戰略意義 三、新時代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應樹立的三個意識 現代虛無主義的方法論批判 一、虛無主義的理解有待澄清 二、虛無即否定有別於虛無主義 三、虛無主義是極端的否定 四、用唯物辯證觀點批判現代虛無主義 警惕泛文化主義的影響 一、泛文化主義的唯心主義本質 二、泛文化主義失足於唯心主義的原因 三、泛文化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影響 怎樣看待民主社會主義 一、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論歸屬 二、民主社會主義的實踐模式 三、關於民主社會主義的總體評價 四、正確對待民主社會主義 蘇聯解體告訴我們什麼 一、只有尊重歷史,才能開闢未來 二、充分肯定人民領袖的巨大作用 三、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四、堅持以人為本至關重要 人類原則與無產階級原則 ——兼評戈爾巴喬夫的「全人類價值高於階級利益」論 一、全人類原則是近代以來的歷史呼喚 二、西方資本主義私利原則是全人類原則實現的最大障礙 三、國際舊秩序是引起全球性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堅持無產階級原則,為全人類原則的實現而奮鬥 「歷史終結論」的抽象人性論剖析 一、「追求精神承認」並非人的最本質特徵 二、人類歷史並不是「追求精神上平等承認」的歷史 三、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確立並非所謂人性的發現 四、黑格爾和馬克思幫不了福山的忙 五、現代西方自由民主的命運堪憂 走出「普世價值」的認知誤區 ——兼論人類共同價值非「普世價值」 一、「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人性」找到根據 二、「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需要」獲得論證 三、「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真理」求得支撐 四、「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利益」贏得確認 五、「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規範」享得援助 六、「普世價值」不能從「普遍解放」尋得理由 七、「普世價值」的存在沒有事實依據 八、消除「普世價值」的觀念迷誤 文明衝突,還是文明互鑒? ——文明及其發展規律和當代走向 一、文明的本質內涵 二、人類文明的基本屬性 三、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規律 四、人類文明的當代走向 五、「文明互鑒論」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當代走向 新時期要繼續深化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兼論新自由主義的來龍去脈和本質特點 一、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及其歷史表現形態 二、國家干預主義的地位變遷與新自由主義 三、一種逆社會化潮流的發展陷阱理論 四、把對新自由主義及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進行到底 關於逆全球化的當代主要矛盾論分析與應對 一、當代主要矛盾 二、當代全球化的本質內涵 三、逆全球化的引發主因 四、加強全球化的多邊主體建設 歐美新民粹主義的興起與科學應對 一、民粹主義的一般本質 二、歐美新民粹主義的產生原因及特點 三、對歐美新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的科學應對 馬克思人學視域下的「人權高於主權論」批判 一、人權並非「生來」而是「勞賦」 二、人權享受並非個體本有而賴於集體保障 三、主權非由人權派生而是人權的集體承載和實現前提 四、人權是具體而非「普世」的 五、美國鼓吹「人權普世論」的偽善與霸道 實踐探索篇 百年變局中的中美關係走向 一、何為「百年變局」? 二、美國因何改變對華戰略? 三、美對華遏制戰略的錯誤和缺陷 四、必須堅定前進方向 全球治理與中國擔當 一、治理與國家治理及全球治理 二、全球治理的艱難與希望 三、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與擔當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是向「自由人聯合體」邁出的第一步 一、想象的「同時革命」為何沒有發生 二、嘗試的「輸出革命」為何遭遇失敗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打造可期可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之「新」的內涵解析 一、「新」在繼往而開來 二、「新」在肩負更大歷史使命 三、「新」在進行更大歷史作為 四、「新」在激發更強勝利信心 實現中華民族「美起來」的「強起來」 一、實現「美起來」的「強起來」是中華民族下一步的奮鬥目標 二、實現中華民族「美起來」的「強起來」的實際指謂 三、實現「美起來」的「強起來」是當下中國的正確選擇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邏輯規範資本邏輯 一、資本的一般本質 二、社會主義制度規範下的資本個性 三、提高對資本規範的社會主義制度自覺 我國改革實踐對勞動價值論是證實還是證偽? ——兼論「要素價值論」與生產要素分配製 一、問題的提起 二、勞動價值論的科學依據 三、自然界和物化勞動是價值得以創造的條件 四、正確理解勞動價值論與中國改革實踐的關係 五、科學解讀勞動價值論的社會主義分配意蘊 中國人堅定自己民主道路自信的底氣何來? ——兼論民主原教旨主義及「中國特色威權主義」 一、中國拒斥了民主原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