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中的專項治理研究 閆召華 978757641383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司法中的專項治理研究
ISBN:9787576413830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閆召華
叢書名:崇明中青年刑事法文庫
頁數:2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8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從概念分析、機理探討、價值解說入手,在對我國刑事訴訟中歷次大的專項治理全面歸納梳理的基礎上,從多個視角,藉助多重理論工具,釐清刑事訴訟中專項治理的生成和運行邏輯,並以盡量客觀、中立的立場,分析專項治理在刑事訴訟中長期存在的源生動力和現實合理性,考察其與我國刑事訴訟模式及政法生態的契合程度,評估其有效性以及對公安司法機關職能的積極影響,剖析專項治理的內在缺陷,最後在鎮密評估各種推動或阻礙因素的基礎上,探究能夠揚長避短、促進刑事訴訟中專項治理法治化轉型和優化的途徑和方法,從而為頂層設計者在宏觀的方向選擇上提出一些可行建議,並助益於解決司法者操作層面的一些問題和困惑。

作者簡介

閆召華,河南睢縣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法學》學術編輯,《刑事司法論叢》主編。兼任西南政法大學刑事檢察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研究基地)副主任。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西南政法大學122人才工程「學術拔尖人才」。主持完成國家高端智庫重點委託項目「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刑事訴訟法修改銜接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程序研究」等課題。著有《聽取意見式司法的理性建構——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中心》等論文,以及《口供中心主義研究》等專著。研究成果曾獲中國法學會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二等獎、重慶市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勵。

目錄

序 塑造刑事司法治理的中國模式
第一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發生機理
一、治理如何「專項」:專項治理髮生的一般機理
二、刑事司法場域專項治理的源起、特點與根基
三、專門機關的專項治理偏好及其核心邏輯
四、非常規治理方式的常態化:「悖論」的可能破解
第二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歷史觀察
一、1949∼1978年:刑事政策的政治動員性
二、1979∼1995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嚴打」刑事政策
三、1996∼2003年:「嚴打」刑事政策的發展
四、2003∼2012年:刑事訴訟之局部性專項治理
五、2012∼2019年:刑事訴訟之權利法治發展
六、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程序理性回歸」
第三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個例觀察
一、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基本分型和運行模式
二、犯罪領域的專項治理:以涉黑涉惡犯罪治理為例
三、人權保障領域的專項治理:以未決羈押問題治理為例
四、效果簡析與前景展望
第四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制度邏輯
一、常態治理與專項治理:刑事治理的雙重面孔
二、刑事專項治理的組織邏輯
三、刑事專項治理的行動邏輯
四、刑事專項治理的推進邏輯
五、刑事專項治理的評價邏輯
六、小結
第五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積極意義
一、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價值追求
二、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本土根基
三、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積極效果
第六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改進空間
一、以實踐反思代替價值批判的分析立場
二、邏輯悖論:治理成效按期驗收
三、可能的消極影響
四、治理模式的路徑依賴
第七章 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的法治轉型
一、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髮展的三個方向
二、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法治化轉型的有利條件
三、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法治化轉型的現實掣肘
四、刑事司法中專項治理法治化轉型的協同路徑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