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與重構-刑民交叉案件的裁判進路及其適用規則 李曉智 97875197931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檢視與重構-刑民交叉案件的裁判進路及其適用規則
ISBN:9787519793111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李曉智
頁數:5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9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針對刑民交叉案件這一當前司法熱點難題結合實務所撰。為此,本書立足於司法實踐,在實證的基礎上,基於法律、經濟分析等多重視角對刑民交叉案件進行了信條解析,並對當前實務與學界的諸觀點進行了系統評判,最終從刑民交叉案件實則系刑、民事法對同一法益保護這一本原出發,進而構建了以「鏡像透視考察法」適正解決刑民交叉案件的裁判路徑及其適用規則。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刑民交叉案件的具體法律適用問題,如故意殺人罪等侵犯人身權益犯罪、(合同)詐騙罪等侵犯財產權益犯罪以及公司犯罪、證券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等經濟犯罪有關問題,結合切身審判實踐均展開了較為豐富詳實的論述與評釋,並對刑民程序分立、涉刑事案件的合同效力判斷等問題結合法學前沿理論也進行了開拓性探索與總結。是一部能為司法實務人員提供借鑒,也能引發學界討論的作品。

作者簡介

李曉智 1994年7月畢業於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曾在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十二年(期間從事民事審判五年六個月),2006年6月至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從事刑事審判工作。2010年5月至12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第八合議庭幫助作死刑複核工作七個月。現為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 曾負責撰寫《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遼寧省公安廳關於辦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證據審查與法律適用的指導意見》(2020年7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遼寧省公安廳、遼寧省司法廳關於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涉部分經濟類犯罪辦案指引(試行)》(2020年12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遼寧省公安廳、中國證監會遼寧監管局、中國證監會大連監管局關於辦理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座談會議紀要》(2022年9月)等規範性文件,並以第一作者名義在《刑事審判參考》發表兩個指導案例(第410號、第1501號),在《刑事法律文件解讀》《人民司法·應用》發表論文各一篇。

目錄

第一篇 刑民案件之間的對話——刑民案件法律適用審判銜接之「鏡像透視考察」
第一章 刑民交叉案件產生的法律、經濟原因及其流變
引論 刑民交叉案件論的疑問與刑民案件法律適用審判銜接的展開
第一節 通行觀念下刑民交叉案件產生原因及其檢討
第二節 法益觀念下刑民交叉案件的新定位:刑、民規範對同一法益的多維保護
第三節 刑民交叉案件產生的經濟原因
第四節 「對同一硬幣不同兩面」作「鏡像透視考察」——「鏡像透視考察法」的提出
第五節 「鏡像透視考察」下的刑民交叉案件新定位——形式與實質的界分
第六節 法律實證主義的審判立場及刑民交叉案件法律適用銜接的研判方法
第二章 刑事案件審理三要素——遞進式的犯罪構成要件、法益、刑事政策
第一節 遞進式犯罪構成要件及其類型化的實務機能
第二節 法益及罪質認定
第三節 刑事政策及其司法考量
第四節 犯罪構成要件、法益、刑事政策三者之間的審判關係
第三章 民事案件審理六要素——以法律關係為核心所展開的利益衡量過程
第一節 民事法官的思考維度
第二節 法律關係為軸心的實務考察
第三節 法信條下法律要件的新界定
第四節 侵權行為與過錯(歸責事由)及歸責體系重述
第五節 利益衡量與利益兼顧:民事法官的內心信守
第六節 「帝王條款」與公序良俗原則對權利行使之控制
第七節 法律政策之「水閘」調控適用
第八節 民事案件審理六要素之間的遞進關係與制衡機制
第四章 刑事與民事案件審理要素之比較
第一節 刑事審判與民事審判思維相似性之歸結
第二節 刑事案件與民事案件審理要素不同點之辨析
第三節 刑事案件與民事案件審理要素契合之研判:「鏡像透視考察法」的提出
第四節 「鏡像透視考察法」之具體應用
第二篇 刑民實體法之間的對話及審判銜接
第五章 刑、民法總則之間的對話及法律適用銜接
第一節 身份與身份犯
第二節 正當化事由:違法性阻卻要素的刑民一體化討論
第三節 不法原因給付——「活動費」返還之訴案件的審理思路
第六章 侵犯人格權益犯罪
第一節 人格權益:法秩序之基石
第二節 針對生命權益的犯罪: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
第三節 針對身體權益與健康權益的犯罪:故意傷害罪的實質把握基準與相關犯罪界分
第四節 侵犯自由權益犯罪的解釋機理:強姦罪與強制猥褻罪的處罰信條以及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的界分與認定
第五節 針對名譽、隱私、信用權益的犯罪:侮辱、誹謗罪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
第七章 針對財產權益犯罪的實務認定——盜與騙的類型揭示及其變形的展開
第一節 財產法益及其刑法保護
第二節 盜竊罪的審判周邊
第三節 詐騙罪與盜竊罪的界分——以「處分」為核心視角的考察
第四節 不動產雙重讓與合同詐騙刑事案件的認定——兼論「一房二賣」案件中的刑民法律適用銜接
第五節 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的實務認定
第三篇 白領犯罪:刑商法律之間的對話及審判銜接——經濟犯罪案件的刑商法律適用
第八章 白領犯罪界定及商事審判思維的確立——經濟犯罪案件刑商審判銜接範式的提出
第一節 白領犯罪的界定
第二節 商事審判思維的範式確立——以「李某勇案」為評價視角
第三節 審理白領犯罪的商事思維審判方法
第九章 公司白領犯罪的審理認定——涉商主體型經濟犯罪案件的刑商審判銜接
第一節 判定公司白領犯罪行為主體的法律基礎:公司制度及現行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節 妨害公司資本管理制度的白領犯罪
第三節 公司治理(一):背信罪及其懲處機理
第四節 公司治理(二):白領違背忠實義務的非典型背信罪——商業領域受賄犯罪的解釋及其認定機理
第十章 懲治證券白領犯罪的裁判進路——涉商行為型經濟犯罪案件的刑商審判銜接(一)
第一節 證券的基本信條及其犯罪界定
第二節 證券侵權行為類型判定及其犯罪研判對策
第三節 虛假陳述型證券侵權及其衍伸犯罪
第四節 內幕交易型證券犯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司法認定及其處理規則
第五節 操縱市場型證券犯罪:操縱證券市場罪的認定及其處理規則
第六節 欺詐客戶型證券犯罪: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背信運用受託財產罪的認定
第七節 不正當交易行為及對「老鼠倉」的懲治: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認定及其處理規則
第八節 關於行刑銜接機制完善和刑民交叉案件賠償路徑選擇
第十一章 票據糾紛案件與票據白領犯罪——涉商行為型經濟犯罪案件的刑商審判銜接(二)
第一節 票據的性質及其審判適用原則
第二節 票據犯罪核心問題的認定
第三節 票據失權的程序救濟——票據犯罪所涉刑商審判程序適用銜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