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特別沒收制度研究-以刑民交叉為視角 ISBN:9787519793579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歐明豔 叢書名: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術文庫 頁數:2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9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面向實踐,以刑民交叉為視角,通過深度理論分析,研究特別沒收的實體問題。從刑民交叉視角研究特別沒收,有助於實現刑民法秩序的統一,也有助於拓展刑法理論研究的視野和空間,使特別沒收實踐中的問題通過「全景」呈現而獲得完整的解決。特別沒收的對象決定其具有刑民交叉的內生性,在把握其恢復財產法秩序、抗制犯罪的規範目的以及對物處分的法律屬性的基礎上,實體規則的設置需要以既有的民法等第一次法規範為依託,堅守刑法的保障法地位,促使特別沒收打擊犯罪、保障人權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彰顯。作者簡介 歐明艷,法學博士,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現任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重慶市審判業務專家,重慶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刑事法,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0餘篇,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最高人民法院課題2項、其他市廳級課題4項。獲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一等獎1次、二等獎5次、優秀獎1次,全國法院優秀案例分析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優秀獎1次,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徵文一等獎。目錄 導論一、研究對象的確定 二、研究現狀 三、選題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進路 六、本書的創新 第一章 特別沒收的刑民交叉屬性 一、特別沒收概述 (一)特別沒收的概念 (二)相關術語的釐清 (三)特別沒收的沿革 二、特別沒收與刑民交叉 (一)刑民交叉的概念 (二)特別沒收刑民交叉的生成 (三)特別沒收刑民交叉的表現 第二章 特別沒收的實務困境 一、特別沒收的對象範圍及方式混亂 (一)沒收的方式、範圍與財物形態價值不匹配 (二)犯罪所得沒收範圍溢出「財物」的範疇 (三)共同犯罪沒收與連帶責任的關係待釐清 二、特別沒收與財物返還權的關係未釐清 (一)犯罪工具沒收一律優先於被害人財物返還 (二)源於被害人的犯罪所得是否返還的基準不明 (三)刑事發還與另行民事判決返還相割裂 三、特別沒收與第三人物權的關係未釐清 (一)沒收的對象範圍受原始物權的不當影響 (二)對沒收對象物上新生物權的處置失衡 (三)可能導致與善意繼受人財產權的衝突 四、特別沒收與第三人債權的關係未釐清 (一)特別沒收執行中的爭議及處理概況 (二)特別沒收執行競合的處理凸顯亂象 第三章 特別沒收的法理分析 一、特別沒收的規範目的 (一)以恢復財產法秩序為直接目的 (二)以抗制犯罪為根本目的 二、特別沒收的法源本質 (一)特別沒收包含法源本質不同的兩種沒收類型 (二)犯罪所得沒收的本質系准不當得利衡平措施 (三)犯罪物沒收的本質系對財產權濫用的公法干預 三、特別沒收的法律性質 (一)主要爭議及述評 (二)認定思路的釐清 (三)特別沒收是獨立的對物刑事實體處分措施 第四章 特別沒收的完善進路 一、特別沒收核心理念的釐正 (一)從對人制裁轉向對物處分 (二)從刑民割裂走向刑民銜接 (三)堅守國不與民爭利的理念 二、特別沒收指導原則的確立 (一)合法財產不受損害原則 (二)任何人不因犯罪獲利原則 (三)犯罪物沒收符合比例原則 (四)兼顧訴訟經濟原則 三、特別沒收對象的刑民解讀 (一)特別沒收對象的刑事屬性 (二)特別沒收對象的民事屬性 四、特別沒收規範邏輯的理順 (一)是否沒收由對象物的刑事屬性決定 (二)如何沒收受制於對象物之刑民雙重屬性 第五章 特別沒收規則的展開 一、特別沒收的對象範圍 (一)犯罪所得 (二)犯罪物 二、特別沒收的沒收方式 (一)特定物沒收與價值沒收 (二)對應沒收方式之措施完善 (三)共同犯罪中的特殊沒收 三、特別沒收與財物返還權競合的處理 (一)特別沒收與返還請求權的關係 (二)財物返還對象之被害人的認定 (三)被害人因素對特別沒收的影響 四、特別沒收與第三人物權牽連的處理 (一)犯罪物沒收不以屬於犯罪行為人為限 (二)沒收讓位於發還或補償無辜第三人 (三)沒收的範圍和方式受制於新生物權 五、特別沒收與第三人債權牽連的處理 (一)特別沒收與民事執行規則的相關性 (二)特別沒收判后執行刑民競合的類型 (三)特別沒收判后執行刑民競合的處理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