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律令國家與隋唐文明 ISBN:9787208189133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大津透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0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日本」這個國號是在8世紀之初確定的。本書描寫的是663年白村江戰敗后,在緊迫的國際形式下日本的誕生。此時的日本取法唐朝,吸收了以律令法典為代表的一整套典章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國家,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這一時期在日本歷史上也被稱為「律令制時代」。 可以說,律令制構成了日本古代的立國之基,也是理解日本古代社會歷史的關鍵線索。而唐、日律令異同比較,利用日本保存的律令複原久已亡佚的《唐令》等等,對於研究唐朝法制史乃至中國古代史都有重要意義。 日本史學家大津透教授繼承了日本律令研究的深厚傳統,是當今日、唐律令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作者在論述的過程中穿插史料與前沿學說,將晦澀的內容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地娓娓道來,是對日本律令制研究方面無可非議的啟蒙書,也是了解日本歷史文化演變的重要之作。 本書為《岩波新書》系列的通俗著作,作者精通日本律令制,也熟知東亞古代史和中國隋唐史。本書面向的是一般讀者,作者深入淺出的書寫方式無疑將此書打造成為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具,並適合中國讀者了解日本律令文化、日本古代社會以及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史的歷史讀物。作者簡介 劉可維,1981年生。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碩士學位,日本九州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漢唐歷史學與考古學研究。目錄 漢譯版序譯者序 前言 在鬼之城 第一章 遣隋使與天皇號 中國的統一與朝鮮、倭 「未開化」的使者 冠位十二階與憲法十七條 失載於《日本書紀》的「日出處天子」 徹底放棄對等外交 天皇號的成立 「須明樂美御德」與「天皇」 第二章 東亞緊張局勢中的權力集中 律令國家建設的起點 太宗與倭國——拒絕唐的朝命 權力的集中 大化改新 在外交方針方面的摸索 百濟的滅亡 白村江戰敗與國土防禦 日趨緊張的局勢——遣唐使中斷 何為近江令? 第三章 律令制的形成與「日本」 羅唐戰爭——對立的十年 對立的影響 律令的編纂 凈御原令的意義 「日本」的出現 大寶遣唐使——致力於緩解緊張的國際關係 禰軍墓誌中的「日本」 第四章 作為固有法的律令法 大寶律令與養老律令——探索8世紀的國制 唐朝律令、日本律令——差異與共通點 嫁接的「文明」——古代日本的國家構造 戶籍與班田制 調庸制——相關的歷史背景 稅所蘊含的宗教意味 虛構的律令國家 第五章 官僚制與天皇 位階——貴族制的秩序 二官八省制——太政官的強大許可權 四等官制——大夫的執掌分擔 「宣」的世界——由聲音傳達的咒術機能 天皇之服——沒有相關規定的原因 神話與禮儀——天皇統治的正統性 第六章 「歸化人」與知識、技術 律令國家中的歸化人 古代日本的帝國構造與技術 文化背景——民族的遷徙與融合 南朝系統的知識與情報 文書行政與史部130第七章吉備真備與「禮」 真備町的風景 帶回典籍——養老的遣唐使 系統的收集與修學——「禮」與「歷史」 基於「禮」的文明化 從天皇衣服所見日本對於「禮」的吸收 玄昉帶回的佛典 再度入唐 第八章 鑒真赴日與唐風化時代 從唐招提寺的木雕像說起 實現東渡之前 受唐風影響的天皇受戒 授具足戒 帶來的經典、戒律 對於仲麻呂政權的評價 新的學制 從尊號至漢風謚號 歲時節令的開始——親蠶、籍田與卯杖禮儀 結語 桓武天皇的郊祀 桓武的中國化與春秋學 弘仁年間的儀式整備 天皇制的唐風化與《貞觀格》 律令制的發展與「古典國制」 唐文化的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