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實體問題研究 ISBN:9787519789503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莊緒龍 頁數:2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29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工作,是刑事司法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其與定罪量刑工作同等重要,甚至在有些案件中其受關注程度超過定罪量刑工作。這是因為,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工作與涉案當事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及相關第三人(如善意取得人)等關聯主體的利益息息相關。故而,強調對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問題研究,不僅是刑事司法公正訴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權保障的重要體現。同時,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也是當前掃黑除惡常態化鬥爭、產權保護與民營企業家權利保護以及「受賄行賄一起查」等交叉政策背景下必然面臨的實踐難題。 當前,學界對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程序法」視角,尤其集中在刑事涉案財物的審前查控程序與處分程序、違法所得特別沒收案件審理等方面的研究,而鮮見「實體法」研究成果。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邏輯上,刑事涉案財物的科學處置,實體問題是思考的起點。本書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學界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研究作系統、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強調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實體面向。在具體內容方面,本書以司法實務需求為導向,對《刑法》第64條規定的「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的邊界、刑事涉案財物處理中的「法益保護衝突」、追贓挽損與「法益恢復」的應然關係以及共同犯罪退贓退賠、近親屬承諾代為退贓退賠反悔等一系列實體性問題展開了詳細研究,並提出了一些貼近實踐且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觀點。作者簡介 庄緒龍,1985年11月生,山東莒南人。華東政法大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現為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教授、蘇州大學「仲英青年學者」。曾在司法機關任職多年,參与審理和研究「全國首例人體冷凍胚胎權屬糾紛案」「江蘇首例隔代探望權案」等系列新類型和重大疑難複雜案件。主要從事經濟刑法、刑事應用法學和司法制度研究,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法學家》《環球法律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政治與法律》《法律適用》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和特別資助(站中)項目等多項;研究成果多次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錄 導論一、涉案財物處置實體問題與司法公正的關係 二、涉案財物處置實體問題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 三、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實體問題在當前司法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四、將立體刑法學理論作為涉案財物處置實體問題研究的方向指引 第一章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司法現狀與應然轉向 第一節 當前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主要問題 一、刑事裁判文書關於涉案財物判決「形式化」的司法現象 二、直接以財產刑方式替代對刑事涉案財物的應然處置 三、刑事涉案財物管理規範化不足 四、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困境的實踐歸因 第二節 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既有研究及學理評述 一、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基本原則的研究 二、關於刑事涉案財物「事實查明」的研究 三、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裁判與權利救濟的研究 四、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置構建單獨審判制度的研究 第三節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研究的實體法前提 一、刑事涉案財物的邊界問題 二、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中的「法益保護衝突」問題 三、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中的追贓挽損問題 四、共犯退贓退賠問題 五、近親屬承諾代為退賠反悔問題 第二章 「一切違法所得財物」邊界的釐清 第一節 犯罪所得的基本內涵 一、關於「犯罪分子」的理解 二、關於「違法所得」的理解 三、犯罪所得的類型和邊界 第二節 犯罪所得孳息與轉化物的追繳 一、犯罪所得孳息的追繳問題 二、犯罪所得轉化物的追繳問題 第三節 「犯罪所得投資收益」的追繳問題 一、「犯罪所得投資收益」追繳的學說爭議與評析 二、「犯罪所得投資收益」追繳的影響因素 三、「犯罪所得投資收益」追繳的層次性判斷規則 四、小結 第四節 違禁品與犯罪工具的沒收 一、違禁品沒收問題 二、犯罪工具的沒收問題 第五節 犯罪成本的扣除 一、實踐樣態及理論爭鳴 二、犯罪直接所得一般不應扣除成本 三、犯罪后因添附行為產生的收益應扣除添附資金和勞務成本 第三章 刑事涉案財物處理中的「法益保護衝突」問題 第一節 刑事涉案財物處理中「法益保護衝突」的現象揭示 一、行為人及其相關利害關係人主導的涉案財物「法益保護衝突」 二、善意第三人及其利害關係人主導的涉案財物「法益保護衝突」 三、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中的「法益保護衝突」問題 第二節 「法益保護衝突」情形下「本權對抗非法佔有」的疑問 一、「本權對抗非法佔有」的理論立場 二、「法益保護衝突」情形下「本權對抗非法佔有」立場的疑問 第三節 「法益保護衝突」與「本權對抗非法佔有」理論 一、法益衡量理論的解釋 二、比例原則的內在要求 三、法律家長主義立場的理論論證 第四節 「法益保護衝突」與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物權債權化」 一、民法理論關於刑事涉案財物處理的立場歸納 二、刑事司法實踐中的處理模式 三、「法益保護衝突」情形下「物權債權化」的應然處理路徑 四、小結 第四章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的「法益恢復」方案——以集資犯罪為例 第一節 涉案財物處置與法益恢復的內在關係 一、涉案財物處置問題應作為法定量刑情節 二、行為人主導的退贓退賠的刑法評價——「法益可恢復性犯罪」概念之提倡 第二節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中的追贓挽損訴求 一、追贓挽損訴求的性質 二、集資犯罪追贓挽損「抓小放大」的現象透視 第三節 集資犯罪追贓挽損的行政強制模式及疑問 一、「清退義務」與「損失自負」並立的行政強制模式 二、「清退義務」與「損失自負」並立行政強制模式的疑問 第四節 集資犯罪追贓挽損的「犯罪化治理」模式及疑問 一、集資犯罪中追贓挽損的範圍並不清晰 二、集資犯罪中的民刑交叉爭議與權屬糾紛 三、集資犯罪涉案財物查封、凍結、扣押工作舉步維艱 第五節 集資犯罪追贓挽損的「法益恢復」模式之證立 一、集資犯罪追贓挽損既有方案的共性問題 二、「法益恢復」立場的學術歸納 三、非法集資追贓挽損「法益恢復」方案及其實踐效果 第五章 刑事涉案財物處置中的共犯退贓退賠問題 第一節 共同犯罪退贓退賠的實踐困惑 一、司法判例實況及裁判路徑 二、問題意識:共同犯罪退贓退賠的邊界如何確定? 第二節 共犯退贓退賠的立場爭議及反思 一、連帶責任說 二、按份責任說 三、實際獲利說 四、小結:共犯退贓——複雜問題的類型化考量 第三節 共犯退贓退賠的應然考量因素 一、考量因素之一:退贓的性質與功能 二、考量因素之二:有無具體被害人的整體把握 三、考量因素之三:謀利與致損的類型細分 四、考量因素之四:主、從犯地位及其責任的區分 五、小結:綜合因素考量基礎上的「場景化」提倡 第四節 共犯退贓退賠規則的體系構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