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特色司法話語交往研究 ISBN:9787307244016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朱前星 叢書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課題成 頁數:2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30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司法話語的事實性為主線,對司法話語交往和保障進行系統考量。在對司法話語進行法理分析的基礎上,借鑒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語言學、制度經濟學等學科的話語優長對司法話語進行多方位交叉性研究,追求論證的自洽性和可接受性。本書拓展了司法話語的研究領域,提出了「司法話語場域」的概念及理論,著眼現實語境,初步探討了關於實現司法話語的結構框架,提出了「內向對話性行使模式」和「外向對接性行使模式」。作者簡介 朱前星,男,瑤族,湖南郴州人。法學博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研究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委。長期從事中共黨史、法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在《光明日報(理論版)》《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權威報紙和CSSCI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論點摘編)1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3部。主持並完成國家及省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獲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入選省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目錄 導論一、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主要思路和基本結構 四、研究方法 五、創新嘗試 第一章 司法話語概述 第一節 司法話語界定 一、何謂司法話語 二、司法話語主體 三、司法話語特徵 第二節 司法話語場域 一、何謂司法話語場域 二、司法話語場域特徵 三、司法話語場域功能 第三節 司法話語的系統性 一、司法話語機制 二、司法話語制度 三、司法話語機制結構 第二章 司法話語的學理基礎 第一節 司法話語的邏輯學理據 一、邏輯學的內在基本要素 二、法律邏輯與司法話語邏輯 三、法律邏輯中的典型推理形式 四、邏輯學的司法話語功能 第二節 司法話語的法哲學資源 一、主體問性理論 二、交往行為理論 三、程序正當理論 第三節 司法話語的社會制度理論 一、人權理論 二、傳播理論 第三章 法庭域內:司法話語的交往 第一節 法庭主體司法話語的基本特徵 一、法官:支配與控制 二、公訴人:追訴與指令 三、律師:操縱與捍衛 四、當事人、證人:維護與抗爭 五、參審的人民陪審員(專家):非職業法官 第二節 法庭主體司法話語的說服修辭 一、法律修辭的含義 二、法官對當事人的說服修辭 三、律師對法官的說服修辭 四、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說服修辭 第三節 法庭主體司法話語的交往機制 一、法庭主體話語交往的多維展現 二、法庭話語的交往層級 第四節 司法話語的內向對話性行使模式 一、內向對話性行使模式的元素解構 二、內向對話性行使模式的實證分析及其建構 第四章 法庭域外:司法話語的交往 第一節 庭外主體權力話語交往機制 一、中國共產黨政策與組織話語 二、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人大 三、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院 第二節 庭外主體權利話語交往機制 一、公共輿論 二、公共論壇 三、制度參与 四、組織代表 第三節 司法話語的外向對接性行使模式 一、外向對接性行使模式的功能定位 二、外向對接性行使模式的實證分析及其建構 第五章 司法話語的保障 第一節 司法話語的主體資質保障 一、法官角色 二、檢察官角色 三、律師角色 四、公民(當事人)角色 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角色 六、政法委角色 七、監察委角色 第二節 司法話語的保障制度 一、言論自由保障制度 二、司法訴訟保障制度 三、司法信息技術保障制度 第三節 法庭內外司法話語的互動保障 一、以商議式司法促進互動 二、司法機關的開放與暢通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