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抒情主義-舒伯特室內樂研究 (1820-1828) ISBN:9787559872449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錢瀅舟 頁數:3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18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從「抒情主義」的角度,對舒伯特最具個人特色的室內樂寫作展開研究,特別是處於1820—1828年間的代表性作品。從作者的研究中,不僅能夠進一步理解舒伯特的個性音樂風格,以及他的室內樂創作對於這一體裁的突出貢獻,也能夠對浪漫主義時期的古典音樂發展取得更加多面化的了解。 作者簡介錢瀅舟,南昌大學藝術學院教師,音樂理論教研室主任。201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專業方向為作品分析,師從鄒彥教授。201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西方音樂研究,師從錢亦平教授。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西方音樂與曲式教學,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CSSCI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2篇;主持校級課題3項;參与省級課題3項、國家級課題1項;獲得省級獎項1項。 目錄引言 學術視野中的舒伯特室內樂研究 第一章 舒伯特與「抒情主義」 第一節 「畢德邁爾」文化與舒伯特 第二節 舒伯特的「抒情主義」理論闡釋 第二章 通往「抒情主義」之路——舒伯特的室內樂寫作 第一節 舒伯特之前:古典主義語境下的室內樂發展 第二節 舒伯特室內樂寫作:第一階段(1810—1819) 1 偏離古典主義的實驗:前七部弦樂四重奏創作 2 尋找自我風格:從《bB大調弦樂四重奏》(D112)開始 第三節 舒伯特的室內樂寫作:第二階段(1820—1828) 1 創作轉折點:1820年《c小調弦樂四重奏》(D703) 2 走向成熟(1824—1828) 第三章 舒伯特室內樂中的「抒情」結構 第一節 奏鳴曲式中的創新布局 1 「散漫」的三調呈示部 2 「意外」的再現部 3 「詩意」的連接部 第二節 「流浪」與「旅行」的結合 1 曲式結構中的「離開」與「回歸」 2 配器中的「離開」與「回歸」 第三節 「平衡」的「循環統一」原則 第四節 音樂結構中的「抒情主義」 第四章 舒伯特室內樂中的「抒情」敘事 第一節 音樂抒情敘事中的「靜止」時間 1 調性與和聲中的「靜止」時間 2 音色中的「靜止」時間 第二節 音樂抒情敘事中的記憶構建 1 非習慣性的記憶構建 2 循環性的記憶構建 第三節 音樂敘事中的「抒情主義」 第五章 舒伯特室內樂中的「抒情」意象 第一節 室內樂中浪漫主義的「抒情懷舊」意象 1 《a小調弦樂四重奏》與藝術歌曲《紡車旁的葛麗卿》 2 《a小調弦樂四重奏》與戲劇配樂《羅莎蒙德》 3 《a小調弦樂四重奏》與藝術歌曲《希臘眾神》 第二節 室內樂中浪漫主義的「抒情死亡」意象 1 《d小調弦樂四重奏》與《死神與少女》 2 《d小調弦樂四重奏》與《魔王》 3 《d小調弦樂四重奏》與歌劇《費拉布拉斯》《唐璜》 4 《F大調八重奏》與《希臘眾神》 第三節 室內樂與多重文本互文中的「抒情主義」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抒情主義中的「結構」 第二節 抒情主義中的「敘事」 第三節 抒情主義中的「意象」 第四節 作為體裁的室內樂與「抒情主義」再思考 附錄一 正文補充譜例 附錄二 舒伯特藝術歌曲歌詞文本 附錄三 舒伯特室內樂作品 目錄 參考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