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媒介與傳播的邊際線-陳衛星自選集 ISBN:978756573730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陳衛星 叢書名:中傳學者文庫 頁數:2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98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陳衛星教授2006—2022年發表的重要學術論文,可被視為作者同期課堂教學的平行軌跡。 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平台,傳播現象的豐富性不斷被開發,使得話語訴求和話語競爭成為社會變遷的動力,信息的生產和流動同時聚焦文化主體的身份和利益結構的脈絡,這是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傳播表象。 當信息傳播成為社會聯繫的認知手段和知識工具時,技術變數演化出社會變數,打破信息不對稱成為解放社會生產力和社會關係的動力結構。在這個表象化的歷史進程中,傳播過程的技術透明性往往折射出背後的社會結構、權力屬性和文化特徵。 信息技術的創新為人們的超驗性提供新的物質機體和虛擬空間,技術推廣的社會活力是因為技術功效可以被轉化為集體信仰。信息傳播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觸動人們對世界認知的環境框架。媒介運載信息的實踐路徑其實是一個實體化過程,而這個過程亦是一個知識化、工具化和媒介化的過程,也是意識觀念的發生學。作者簡介 陳衛星,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6級碩士研究生,1988年被國家教委公派赴法國留學,1994年在法國阿爾卑斯大學獲得信息傳播學博士學位。1994∼1996年任法國巴黎《歐中經貿》雜誌主編。1997年回國任教於暨南大學新聞系,2000年到中國傳媒大學任教。2005年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赴歐洲擔任國際傳播客座教授,2014年任法國洛林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國家二級學會)創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特聘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傳播學歷史與理論、媒介學等。發表《傳播的觀念》《以傳播的名義》《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普通媒介學教程》等專著、譯著和文集多部,主編「新聞傳播學·新視界譯叢」「中國·傳播·世界」等譯叢。科研成果先後獲得中國教育部第三屆、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目錄 傳播的再現制度轉軌的聲波 城市的慾望與底層的想象 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關於傳播政治經濟學的一種概念轉型 關於發展傳播理論的範式轉換 關於中國傳播學問題的本體性反思 傳播學敘事的歷史學技藝 從漂浮的能指到符號的資本——論符號學的方法論演變 技術的介入 數字神話的傳播想象 智能傳播的認識論挑戰 演算法的數據變異與社會建構 媒介的穿越 新聞傳播理論創新的媒介學思考——回應《青年記者》編輯部的一個問題 傳播與媒介域:另一種歷史闡釋 媒介學:觀念與命題——關於媒介學的學術對談 新媒體的媒介學問題 媒介域的方法論意義 從數學到計算機的媒介考古學 編輯出版活動的媒介學透視 數碼時代人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理想與前景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