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傳統與發展 石澤良昭 生田滋 97875139468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NT$38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南亞的傳統與發展
ISBN:9787513946896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著編譯者:石澤良昭 生田滋
頁數:3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8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日本東南亞史專家編寫的一部東南亞簡明通史,講述了從史前時代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東南亞地區發展史。作者從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文明,講到東南亞地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中轉地,如何在印度和華夏兩大文明的影響下興起,東南亞各個民族和國家如何在交融與衝突中實現發展,並不斷地將外部文明融入本土,創造出多樣的燦爛文化,最後又講述了在西方的逐步侵入下,東南亞如何從傳統社會向近代萌動的歷史過程。作者還精鍊地介紹了東南亞地區的地形、氣候、植被等概況。

作者簡介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教授、上智大學亞洲人才培養研究中心所長、上智大學吳哥國際調查團團長,第十三代上智大學校長(2005—2011)。曾多次前往吳哥遺?進行考察,著有多種關於吳哥文明的著作,2017年因為柬埔寨吳哥遺?保存修復及人才培養做出的卓越貢獻而獲得「拉蒙·麥格塞塞獎」。

目錄

序章——東南亞概況
東南亞/東南亞的地理範圍/大陸地區和群島地區
東南亞大陸地區地形/東南亞群島地區地形
季風氣候/東南亞的風/東南亞氣候帶
東南亞的植被/熱帶雨林/沼澤森林與紅樹林
東南亞的動物/東南亞的礦物資源
第一章 東南亞歷史的曙光
東南亞的史前時代
巽他陸架和莎湖陸架/東南亞的原住民
蒙古人種/地球變暖與東南亞/根栽農耕文化
和平文化/照葉樹林文化的傳播
西谷椰子和海民的誕生/社會與文化的起源
基礎文化的形成
地球寒冷化和蒙古人種南方類型的形成
東南亞的語言/南島語系/南亞語系
台一卡岱語系和藏緬語系/移居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
稻作的起源/稻作向東南亞的傳播
歷史意識的覺醒/政治組織的起源
平地上的水田耕作/青銅器時代
鐵器時代/東山文化/班清文化
鐵器文化的推廣/沙黃文化
東南亞群島地區和東山文化
第二章 印度文明的傳入及國家的形成
以印度為中心的國際貿易之路
古印度及其文明/亞歷山大大帝與印度
印度文明的形成/《厄利垂亞航海記》
克里塞和古代中國/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交易
以印度為中心的國際貿易路線
希臘商人的退出
印度文明及東南亞群島地區的國家形成
印度人的到來及東南亞/港口城市的形成
從港口城市到港口國家/「印度化」的第一階段
黃金需求/笈多文化/「印度化」的第二階段
東南亞群島地區「印度化」的第二階段
馬來半島諸國/婆羅門的存在及其作用
婆羅門和王權/毗騫國/海上諸島

第三章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第四章 東南亞群島地區國家的發展
第五章 邁向繁榮的東南亞古典世界
第六章 中國船隻的到來與東南亞群島地區
第七章 歷史性的巨變——13世紀之後的中南半島
第八章 伊斯蘭國家的形成
第九章 東南亞群島地區的「商業時代」
第十章 東南亞群島地區從「商業時代」到「開發時代」
第十一章 中南半島傳統社會的變容——向近代的萌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