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京都 (日)井上章一 97872081822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掙脫京都
ISBN:9787208182240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日)井上章一
叢書名:日本三城記
頁數:2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0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在近年來的日本旅遊熱潮中,京都毫無疑問的是熱門目的地之一。提起京都,就是櫻花與紅葉,再不就是寺廟與舞伎。京都的形象逐漸僵化,它成為日本宣傳自己獨有的美與傳統的一張名片。本書跳脫對於京都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一個更加立體全面的京都形象。
井上章一是日本京都出生的、非常有名的歷史學者,多次受電視台採訪,其著述多見於日本各大報紙與暢銷排行榜前列。井上常年深耕京都人文歷史,著有《被創造出來的桂離宮》《京都、巴黎》《討厭京都》等多部京都相關專著。他的《厭惡京都》(2015年)在日本銷售26萬冊,本書是井上5年後的又一京都力作。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著名學者、文化專家井上章一考察京都歷史/日本人文的集大成之作。作者視角新銳,由京都這座千年古都放眼全國,剖析京都的歷史地位對日本全境帶來的不可逆轉的影響。作者深入淺出,由明治維新遷都東京至近日日本文化廳欲遷至京都,將京都與東京的關係娓娓道來。作者結合自身經歷與歷史文脈,逐一解開國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對於日本各地地名之困惑。「東海道」「中國」「近畿」「關東」,這些日本地名與古都京都有著不可分割的地政關係。
不僅歷史動態脈絡清晰,細節之處也是精彩頻出。從京都中心區的千年老店,到祇園祭上的舶來品織毯,都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來歷與故事。書中敘述平易近人,彷彿熟人與你話家常,作者用自己高超的語言功底儘可能超越文化的差異,將富有日本特色的概念,以平實生動的文體表述出來。表面似乎是京都郊區居民吐槽京都中心地區,實則談日本的地理、歷史、政治,作者致力於以一座城出發,向讀者解釋日本文化的演進過程。

作者簡介
井上章一(1955-),日本著名建築史家,文俗史學家,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教授。生於京都,畢業於京都大學建築學研究科。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手、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教授。2013年至2016年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所長,2020年4月起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是日本現代風俗研究會中心人物。獨著逾三十冊,1986年出版的《被創造出來的桂離宮》獲得三得利學藝獎(相當於「日本的年度最佳圖書獎」),1999年的《南蠻幻想》獲得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相當於「日本教育部的年度最佳圖書獎」),2016年的《討厭京都》獲得2016新書大獎。

目錄

目錄
致中國的朋友們 井上章一 1
前 言 1
一 / 文化廳要來了 1
與地方創生相抗衡 2
假冒首都 8
被選中的文化廳 15
菅原道真與「受驗」21
二 / 如果回到京都呢? 27
皇宮是行宮 28
話不要說到這個地步 34
丸竹夷 40
從小聽到大 51
來自掛毯的誘惑 58
三 / 以京都之名 63
世界的京都 64
西京與東京 69
近畿與關西,還有關東 76
中國之真身 84
西海道的可能性 92
四 / 向東向西 101
由西東京市看來 102
東伏見的治愈力 109
比睿山與東睿山 116
由東銀座想到的 123
京都的新宿 133
執著于「京」字的城市 143
祇園要去東京? 151
文京區與東京灣 158
五 / 老店的宿命 165
最好莫過同志社 166
輝煌的京都第一中學 174
仁齋與若沖 182
傳統的沉澱 189
都心的凝聚力 196
八橋與羊羹 203
「宗全叔」212
回顧町眾歷史 220
后 記 231

前言/序言
前 言
最近,東京的某家出版社來問我:「不寫一本《討厭東京》嗎?」2015 年,我出版了《討厭京都》。這本書獲得了一定的口碑,由此會有人讓我討論東京。提出《討厭東京》這個書名的只有一家出版社,但是還有幾家出版社也跟我說了類似的話。「你不用嘲諷的語氣寫寫東京嗎?」「用你擅長的辛辣語調,批判性地談談東京吧。」云云。
家住關西的我,的確對東京抱有敵對心理。他們的提案也大概是因為瞄準了這一點,認為我會說一些討厭東京的話,或者從上一本書中嗅出了我反對東京的氣息。十分抱歉的是,我拒絕了這些建議,告訴他們說:「我不會 寫。」
首先,我不熟悉東京。一年之內,會因為工作去幾次,在神田神保町的舊書店街上,散散步找本書的機會還是有的。但是我眼中的東京也就僅限於此。我幾乎沒有在那座城市生活的真實感受。說到底,我無法對東京品頭論足。
而且,我沒有那麼討厭東京。年輕的時候,至少還嚮往過這座城市。我也曾有過要在首都闖出一片天下的雄心壯志。無視過去,故意貶低東京,這種事我做不出來。另外,我在批判東京這個選項前猶豫,還有一個理由。
我上面寫的那些話,可能會讓有些人質疑:京都的人不是大多數都瞧不起東京嗎?是的,說東京壞話的京都人有很多。我之前也寫到過,還有不少人把去東京出差說成「下東京」。甚至還有人認為京都才是真正的首都,東京還沒有成為首都,這種人也是隨處可見。京都人的確有醜化東京的傾向,但我不是京都人。我出生在花園(1 此處的「花園」是京都市地名,位於右京區雙岡一帶,因為平安初期,此處建有別墅而得名。),成長於嵯峨。這兩個地方都屬於京都市右京區,是所謂的洛外。也就是說,我生長於不被當作京都的京都外部。
所以我沒法和洛中的人分享自己的價值觀,也不打算分享。我想我對於東京的想法,與典型的京都人也是有一定距離的。生活在洛中的町眾,常常會以嘲諷東京為樂。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就故意不使壞,坦誠地承認東京的好處。這就是我對東京的看法。
把去東京稱作「東下」的說法,是不是應該終止了?舊幕府時代以前的「下向關東」這樣的觀念,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事實上,新幹線中的「上行」依舊指代去往東京。至今還說什麼「東下」,不過是不甘心認輸罷了。我認為他們也應該做好把去東京稱作「上京」的思想準備了。不過一部分京都至上主義者對新幹線中的用語感到彆扭:「把去東京稱作『上行』什麼的,JR 真是什麼也不懂啊。竟然要把那麼奇怪的說法強加給我們。」
我不贊同京都人這樣的說法,我在本書中也打算好好批判一下。但是也因為這個原因,我不得不增加對他們措辭的介紹,不得不增加對京都人牛氣衝天地數落東京的例子的介紹,我舉這些例子來諷刺他們的自高自大。想說明京都人放在嘴上的那套針對東京的優越感,不過是螳臂當車般的徒勞罷了。
但是我介紹的例子過多的話,又可能會引起讀者的誤解。他們可能會想:
這個叫作井上的作者,給我們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京都人對東京的反感。他原本是想諷刺這些說法的,不過他收集了這麼多例子,我們讀過之後印象就變了。這個人本身怕不是就瞧不上東京吧。「『在這一上,京都比東京要強。京都的這個地方,東京到底是比不了』,凈挑這種話說的京都人可真是強橫無禮,太滑稽了」,作者這麼淺淺地一寫,其實他心裏想的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事實上,作者也和這些例子是同類,其目的就是要給讀者灌輸京都優越論。作者的真實意圖或許與他寫出來的東西恰好相反,要表達的就是一種與東京對抗的心理。
當我舉的例子超過一個 K 值之後,就可能會被這樣誤讀。所以我在寫的時候,會注意量的多少。我在書的開頭特地交待不會寫《討厭東京》,也是害怕會有這樣的誤讀。
總結起來,就是有好幾家出版社邀請我寫一本批判東京的書,被我拒絕了。不過因為這些邀請,我這次得以想了很多有關東京的問題。就連這本書,也成了一本與「兩都」有關的書。所以我對那些給我建議的編輯朋友,唯有感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